【大纪元11月1日讯】(大纪元记者周奕伦编译报导)英国的板球竞赛将于2010年在中国广州亚运会首次成为比赛项目。正当此时英国最新研究显示,板球比赛成功导正英国学童的问题行为与错误价值观。板球运动的核心精神是教育孩子要重视品德、具备骑士风范,恰恰呼应近来许多教育学者、专家的呼吁,家庭与学校必需重振品德教育,才能根本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
广州亚运 板球首次登场
英国板球即将登上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首次成为比赛项目。板球是英国的国球,其普及程度就如同中国的乒乓球和羽毛球。据称这次亚运的板球比赛将有世界板球前三强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参与赛事。
板球竞赛被称颂为绅士的游戏,英国绅士通常在草地上玩板球,严格遵守绅士风范与球场礼仪。球迷进场要脱帽向裁判、观众与球员致敬,不管比赛多么激烈,球员与观众始终保持温文儒雅的态度,轻声细语的评论,即使发生冲突,也是以幽默的方式,开个玩笑化解冲突,恢复理性的比赛。当别人表现出色时,拍手表示赞赏。
研究:板球导正孩子的问题行为
板球不仅是体育竞赛,它也具有品德教育的正面意义。最近英国将板球运动应用在学校中,调教和鼓励顽皮不听话的学生,其成效显着。曾经逃学以及干扰课堂秩序的学生,接触竞赛短短几个小时后,耳濡目染中言行举止越来越有“运动家风范”。
拉夫堡大学的研究显示,板球慈善基金会(Cricket Foundation charity)3年来在州立学校推动重建板球竞赛计划,凡是参与板球比赛的学生,他们的问题行为明显获得改善,所谓的问题行为,研究者是引申自足球赛的鲁莽、冲动、追求感官刺激、胜者为王,以及冲撞、狂呼大叫等行为。
竞赛中学生们完全没有任何欺骗或作弊的想法,表现出更好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女孩子们更克服了“性别限制”的观念,从体育运动中获得自信。板球让学生发掘自我价值。许多教师表示,相较于上一般体育课的学生,上板球课者越来越健康,行为表现更佳,旷课次数减少,超过半数的学生说,当天如果有板球课,他们就会很开心并期待来上课。
落实品德教育
英国州立小学透过板球竞赛,将传统的品德特质灌输给孩子,强调其争也君子,而非不择手段,能够让孩子学习骑士风范:宽宏大量、重视友情、谦恭有礼、心灵纯洁与悲悯之心。换言之,就是教导孩子重视品德,做个好人。
亚洲社会普遍重智轻德,只顾学习成绩却忽视品德和性格的培养,而忽视品德教育的后果,已经浮现于社会中,证诸于媒体的新闻报导:广州想当贪官的六岁小女生,台北未成年少女集体性虐同伴,以及层出不穷的青少年杀人、纵火和强奸等。学者认为唯有落实品德教育才能根本解决这些问题。
除了板球竞赛,还可以参考高雄市五福国中的做法,以真、善、忍为准则推动品德教育。该校推动品德教育的核心教师张素杏说,用真、善、忍的道理教导学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五福国中的学生看起来气质纯净,服装整齐、对师长、同学彬彬有礼,也因此获得台湾高雄市教育局与各界的最高评价与肯定。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