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年级数学科成绩低落的原因
执教16年了,其中担任高年级导师有12年之久。数学科成绩常令笔者无法置信,这是高年级学生的水准吗?考试后,有的家长在联络簿留言,有的打电话与笔者联系,还有的透过学校同仁私下询问,其中疑问大同小异。共同的看法是:原因出在哪里?
笔者搜索枯肠归纳成下列几点原因,或许不能全盘涵盖,但也是个人管中窥豹一斑,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应考技巧不纯熟:人之常情,考卷是由第一大题往后写,而且一旦遇难题则苦思应对,不会舍得(有舍才有得)。导致后面配分较重的大题空白一片,成绩当然满江红。
二、语文程度不佳:敝班国语科考九十分以上常占全班的三分之二,何出程度不佳之言?试想,一次考试范围是五、六课,老师会复习,补习班会加强练习,家长会督导再三练习 ,成绩自然水涨船高。但学过的都记得吗?笔者曾经影印三年级的国语评量考卷施测于六年级,得九十分却未达一半,可见语文程度的水准了。既然语文受限,想了解题意自然有困难,更遑论解答。
三、抗压能力不足:孩子一旦写两、三题不会,便思绪混乱,无法冷静应试,因而放弃作答或错误百出了。
四、计算速度不佳: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完成试卷的所有内容呢?速度是其致胜关键,答对虽然重要,但练习度也不可小觑。
以前,为培养孩子基本能力及激发自信,数学考题是直截了当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现在则常见利用多元线索,训练孩子抽丝剥茧的能力,考题变成拐弯抹角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未来训练得宜,孩子拥有福尔摩斯般的解题能力,任何考题又是 “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家长、老师都不该抱持高分的迷思,毕竟解题能力比一百分来得更重要。
数学是各项科学的基础学科,孩子唯有真正从每次考试中去熟悉、明了数学解题的技巧, 并做好基本功,才有更多机会更上一层楼。让我们鼓励孩子继续努力,做好基础学问,未来将是一片海阔天空。@*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