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校园新校舍兴建时,都会规划校园公共艺术创作的空间,师生合作做校园公共艺术创作,借此美化校园、培养学生环境美学。
几年前,笔者开始将校园公共艺术纳入毕业班“艺术与人文”课程中,当时是以马赛克壁画为创作媒材,以学校新大楼小面积的墙面,希望学生在课程中透过个人的创作、作品成为校园的公共艺术品的过程,更强化毕业生对学校的认同,也让毕业生于校园留下公共艺术作品。
当丰里国小第一次毕业班学生及全校老师的公共艺术创作品完成后,创作的学生不时驻足观赏,有一些老师表示,这些作品很美观也很有意义,延续了后几年毕业班师生共同创作公共艺术的动力。
这些校园公共艺术创作历程是共同讨论凝聚共识的过程,也是艺术教育的过程。以本校磁砖画为例创作经历包括构图──决定图案的元素及内容,须经行政会议讨论后决定构思草图与“校园风情”的内容。进行草图的绘制:老师绘制草图并格放到实体面积大小,在格放图上标示颜色及编号,让学生可在放大后的每一张格放图上拿马赛克磁砖直接在上面拼贴。
另外,师生共同拼贴,首先格放草图及分类完成的瓷砖,提供大家进行拼贴,接着将学生分组,分配区块与工具,拼贴完成上博士膜以固定。施工的最后阶段请水泥师傅将马赛克磁砖贴上墙。结合毕业典礼举办的揭幕仪式,为使毕业学生对毕业典礼留下难忘的回忆,毕业典礼前于壁画上遮上红布,毕业生则于揭幕时拉炮庆祝,留下感人、难忘的画面。
丰里国小公共艺术作品已经成为毕业生感情记忆的一部分,校园的景观建构过程,不但是艺术教育过程,更是凝聚社区共同记忆的过程。◇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