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科学观及哲学观(2)

九玄
font print 人气: 20
【字号】    
   标签: tags: , ,

天干又分为小天干,中天干,大天干。但是地支却只有十二个支点。一般来说我们只 用到中小天干。小天干是指哪个?也就是月球的支点。我们年月日时都是以小天干配 合地支来计算。那中天干又为何?其实中天干讲的就是三元九运共180年。那是指太阳与九星。地理师算的三元九运其实是很复杂的太阳历。太阳与九星包括地球的运转角度及磁力影响范围中的算法指180年而细算可以算到分秒。这是属于中天干。
那大天干是指什么?太阳与其他恒星绕着宇宙的算法。而佛家里都有阐述到大天干称之为劫。
不要被我说的天干误导,我说的天干只是泛指天体的运行规律而已。也可以归为天体 的时间。也可说是,中天干是第六度及大天干是第七度的空间。
每个支点都会有方向性,地支也泛指十二个方向,地球的重心也会因天干与地支的配 套而小幅改变又或者大幅的改变,就好像我们最近所探讨的磁北极或是磁偏角的道理 。而九星就是与这个理论相附和的。
那地球与这些天干的关系在哪里?我想大家都了解高山曾经是海底,海底也曾为高山平原。引力的关系而已。而这些引力是周而复始的。是动态的。就如同如果地球不自转那我们就无法站在地球上。如果地球公转是正转那我们也没有四季。所以地球是动态平衡,而且是成8字状态平衡,不是动态0字平衡。
目前为止较准确的历算大概只有懂公择日及九星。(宗教上开光日期时分秒以九星最准确。每每以九星替人择日开光皆有三圣杯。)很多人以为我国历法只以月亮来计算,其实不只我们是由太阳历加上阴历复合计算而成。只不过,中国的古太阳历算法与西洋太阳历的计算法不同而已。
易经是变数,但却介于规律与不规律间。(时间是规律的,我们人可以不规律,所以人可以是一个变数。)所以卜卦时,我告诉问卜之人当进或者当退,也就是在规律中调整快慢之步伐。我们不可能叫地球不要转但是我们可以决定自己走的快或者慢。我们是有高智慧的灵性生物,我们这些人指不过是在这时间及空间里找出一个对自己最有利的
“位置”而已。这就为什么有些算命先生说某人早该如何如何甚至于早该命丧黄泉, 却不了解为何此人还在世间中。那是因为厉害的算命先生替该人找到一个切口。但是 经验法则绝大多数都是逃不过,就算逃的了一时也逃不了一世。

所以易经最简单的说法就是,时间,空间和元素的关系。也可说是地球与宇宙之间的关联。而地球的高山河流都是与月球,太阳,九星,或是更大宇宙的牵引而造成而改变的。
那人与易经又有什么关系?最上上之人用易经创造局面或是居安思危。这有古代纵横家苏秦,孙武子,孔明,刘伯温之属。
鬼谷先生,用易阐述地理,原来地球山川地物皆是按八卦形式而存在,此等科学很可 惜现今只有少部分人有此知识。就算有此知识者也多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可惜啊可 惜。
今天我在这里讲到地理,也就得要讲何谓风水。风水与孙武子有着密切的关系。孙武 子的老师是鬼谷先生,而地理堪舆也就是风水的发现者也是鬼谷先生。其实孙武子用 易经的思考写出孙子兵法(the art of war),但是有一样却不曾在兵书里看到,那就是行军打仗之阵列。孙子兵法阐述了打仗应有之思维,但是攻击,守势之阵列却奉欠。其实是有的,那就在风水学里。依山而势,依水而行,有其法度。除了风水学的应用,行军阵列也来自同一个构思。当然这种阵列很难用文字里解说的,而且我相信孙武子当初也有可能是时间或是不愿又或是失传于世,未将阵列的思维告知世人。
在秦一统天下,鬼谷先生的一位学生徐福,远走东瀛,它也将鬼谷先生的地理堪舆本事东渡,目前日本的风水学说是很完整的,但是目前日本也只有少数人有此功力。我曾见一日本风水先生的功力深感佩服,可惜他以于去年仙逝。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小学诗》是清朝谢泰阶根据宋代大学者朱熹所着《小学》而改编的儿童启蒙教材,教导儿童立身处世,全文五字一句,每四句为一段,所用语言力求通俗、易懂。这是给儿童立教、明伦、敬身的启蒙教材、诗教。作者谢泰阶曾用这本教材教导自己的学生,并因此影响到社会,在社会上得到很高的评价。
  • 《小学诗》是清朝谢泰阶根据宋代大学者朱熹所着《小学》而改编的儿童启蒙教材,教导儿童立身处世,全文五字一句,每四句为一段,所用语言力求通俗、易懂。这是给儿童立教、明伦、敬身的启蒙教材、诗教。作者谢泰阶曾用这本教材教导自己的学生,并因此影响到社会,在社会上得到很高的评价。
  • 《小学诗》是清朝谢泰阶根据宋代大学者朱熹所着《小学》而改编的儿童启蒙教材,教导儿童立身处世,全文五字一句,每四句为一段,所用语言力求通俗、易懂。这是给儿童立教、明伦、敬身的启蒙教材、诗教。作者谢泰阶曾用这本教材教导自己的学生,并因此影响到社会,在社会上得到很高的评价。
  • 《小学诗》是清朝谢泰阶受到朱熹《小学》启发而改编的儿童启蒙教材,教导儿童进退洒扫、立身处世,全文五字一句,每四句为一段,所用语言力求通俗、易懂。这是给儿童立教、明伦、敬身的启蒙教材、诗教。作者谢泰阶曾用这本教材教导自己的学生,并因此影响到社会,在社会上得到很好的评价。
  • 世人醉于名、醉于利、醉于声色车马,无论朝野一样的昏昏逐逐,无日不醉,普天之下昏迷不醒。《小窗幽记》的辑者见状想提供一服清凉散,让人人解醉!
  • 菜之味,耐人寻味。在种菜时,能厚培菜之根,才能深得菜之味,人生亦是如此!《菜根谭》以菜根喻世,让人知道培养生命之根本的重要。读者若能静心深入其间玩味,才能得其真味。《菜根谭》划分为四大部:修身、应酬(人际关系)、评议(人生顺逆、得失)、“闲适”(生活)。本文续(上)集,收录“评议”(人生顺逆、得失)和“闲适”(生活)的一些金句与读者分享。
  • 甜菜根, 炒饭, 烩饭, 沙拉, 鸡汤, 罗宋汤, 煎饼
    《菜根谭》是明代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感悟人生修养、处世、出世的语录,流露宽厚处世和出世还真的智慧。其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邃,不同于凡人的识见,耐人寻味,尤其是韬光养晦的洞彻之光。《菜根谭》分为四部:修身、应酬 、评议、闲适。本文收录一些金句与读者分享,并在句下加“注”解读。本文为上篇:修身与应酬的内容。
  • 蓬岛仙踪
    《围炉夜话》为清人王永彬所讲的安身立命的教子语录,与明人洪应明写的《菜根谭》、陈继儒写的《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在明清两代发挥不小的影响。请与本文重温《围炉夜话》中的好话,对于我们现代人的安身立命依然助益良多。
  • 无极至广大的天地渊源,流淌亿万年的永生奥义,在世间生命的记忆之先昭现,若隐若现的玄机 映照寰宇的瀚浩,运行天人历史的神性秘密。
  • 虽然现今“贫穷”常并列出现,“贫”与“穷”也都有缺钱少财之意,不过贫、穷意义并相同。生活清贫无须担忧,如果走到“穷”的境况,那才真正考验意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