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届大墩美展最高荣誉 25日中山堂揭晓

font print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黄玉燕台中报导)大墩美展历经14年蓄积艺术的能量,从鼓励台湾文化艺术的展现,到进行海外征件及交流展的推动,已由地方美展跃上国际艺文交流舞台,在培养艺术人才与落实美育的大业上,大墩美展为艺术发展史,烙下溯源的轨迹。

25日上午,第14届大墩美展由文化局黄国荣局长以及各类第一名得奖人代表,在中山堂揭开美展序幕。本届最高荣誉奖金高达20万元的5名“大墩奖”得主,将在现场由市长胡志强拆封揭晓。

本届大墩美展延续往年方式,征选工艺、雕塑、数位艺术、摄影、版画、水彩、油画、胶彩、篆刻、书法、墨彩等11类别作品,共有1,673件的精品佳作,其中包含来自中国大陆、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澳大利亚、墨西哥、美国、加拿大、西班牙、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希腊、瑞典等16个国家及地区的70件国际艺术佳作,在经过初、复审程序,共有227人得奖。

美展中最受瞩目的5名“大墩奖”得主,将在25日颁奖典礼中揭晓,11个竞赛类别的第一名也就是角逐“大墩奖”的入围者分别是,工艺类王丽华、雕塑类刘哲荣、数位艺术类赵尚逸、摄影类颜丽华、版画类徐睿志、水彩类严靖杰、油画类吕家豪、胶彩类林宣余、篆刻类林仓盟、书法类姚吉聪、墨彩类曹丽莺。

究竟奖落谁家?文化局还设计预测大墩奖得主摸彩活动,到颁奖典礼上观礼还可拿大奖,奖品有21段变速休闲登山车、采晶琉璃及行动数位手写笔等。

大墩美展227件得奖作品,将同步从24日到11月5日在文化中心展出,民众可欣赏到当代艺术界顶尖的艺术大作。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为促进台澳间的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并培育优秀的美术创意人才,中华民国台中市文化局将于今年4月再度举办“第十四届大墩美展”,欢迎澳洲地区的艺文爱好者踊跃报名参加,争取高额奖金与荣誉。
  • 安妮女王除了开创英国18世纪的黄金时代外,她的统治还标志着绘画、戏剧、诗歌和音乐等高品质艺术的兴起。安妮女王延续伊丽莎白女王一世(Queen Elizabeth I)曾使用的座右铭:“永远不变”(semper eadem或always the same),体现她的使命就是恢复受法国和西班牙影响之前的英国的价值观与传统。
  • 古代的风景画或人物画中有建筑物的构图,依赖界尺将建筑物的飞檐、楼阁、楹椽等画得唯肖唯妙,这种有直线的画,称为“界画”。
  • 透过提升日常物件的美,西班牙“博德贡”(Bodegón)画作将这种仪式化的舒适氛围融入其中。
  • 1806 年,约翰‧卡罗尔(John Carroll)成为美国第一位天主教主教。他的家族在美国建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卡罗尔还亲眼目睹了新国家第一座大教堂的开工。这座教堂是美国早期杰出建筑师本杰明‧亨利‧拉特罗布(Benjamin Henry Latrobe)伟大的杰作之一,如今称为巴尔的摩大教堂(Baltimore Basilica)。
  • 清澈的如临仙境、如沐清风般的宁静与静谧的音乐,要求有印第安人的笛声,悠扬的、具备强大穿透力
  • 杜伦大教堂(或译达勒姆座堂,Durham Cathedral)位在英格兰东北方,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座大教堂是著名的诺曼式建筑(Norman architecture),由法国诺曼人在11、12世纪时建造的英格兰罗马式风格(English Romanesque style)。
  • 德国圣多玛斯教堂前的巴哈雕像。(Shutterstock)
    “复格”的源起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2),在巴哈时代达到了最高峰,之后虽然逐渐没落,但是这种艰难的音乐形式却常被后来的作曲家视为一种能力的挑战。
  • 威尔第(Verdi)的歌剧作品《马克白》(Macbeth),于2007年萨翁林纳歌剧节(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领域)
    随着美国革命的消息传遍欧洲各地,诉求个人自由或民族主义的思潮,冲击着社会各个领域,连艺术界也不例外。古典音乐从上一个时代的形式规范过渡到充满无限可能的浪漫主义时期(1830—1900年)。歌剧,尤其体现当代潮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