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阿波罗十一号登陆月球后,人们发现月球表面一片荒凉,只有无尽的太空尘埃。不过,登陆月球后获得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发现,使得科学家对于月球的起源产生了迷惑!
自古以来各个民族对月球都进行了长期而充分的观察。很久以前,人们就发现月亮对着我们的老是同一面。为什么呢?经过长期观察,人们发现月亮会自转,而自转的周期刚好跟他绕地球转的周期相同。所以不管月球跑到哪里,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永远是同一面。
人们还观察到日全蚀时,月球刚好能将太阳完全遮住,也就是说,从地球上看,月球跟太阳是一样大的。后来天文学家发现,这是因为太阳距离地球的距离刚刚好是月球距离地球的395倍,而太阳的直径也刚刚好是月球的395倍,所以在地面上就会感觉太阳与月亮是一样大的。
科学家把围绕行星旋转的星体称为“卫星”。九大行星之中的木星、土星等,都有卫星环绕着,其直径比起行星本身往往只有几百分之一。月球非常特殊,其直径竟占了地球直径的27%!
这些巧合的数据使天文学家产生了疑问——月球真的是天然形成的吗?
登陆月球后的新发现
比地球岩石更古老的月岩
1969年阿波罗号太空船登陆月球后,太空人得以在月球表面上采集岩石标本。分析后发现月岩非常古老,许多甚至超过目前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根据统计99%的月岩年龄超过地球上90%的古老岩石,年代在43亿年到46亿年以前。分析月表的土壤时也发现年代非常久远,有些甚至比月岩的时间早了10亿年。目前推测太阳系形成的时间约有50亿年,科学家也难以解释为什么月岩与月表土壤会有这么长的历史。
月震实验显示月球是空心的
当太空人回到太空舱后,登月小艇便被抛弃至月球表面,设置在72公里外的地震仪测得月表超过了15分钟的震动。我们在用力敲击实心铁球时,一般只能维持短暂的振动,不久就停止了。但是敲击一个空心铁球则会发出嗡嗡而持续的振动。月震实验显示月球很可能是个空心球。
还有,当实心的物体受到撞击时,我们可以测得纵波和表面波两种,“纵波”是一种穿透波,可以由表面的一边经过物体中心传导到另一边。“表面波”则只能在极浅的表面传递。当科学家长期观察月球上的月震记录,发觉出现的全是表面波,他们惊讶地表示:月球是空心的!
包着金属壳的月球
月亮上有一块块的黑影区,当太空人用电钻想在上面钻洞,钻了很久却只钻进一点。按理星球的表面是土壤与岩石所构成,不该硬到钻不进去。分析后,发现这些区域地表有很大一部分含有超级坚硬的“钛”金属。
科学家长久以来对月球上的陨石坑特别浅感到困惑。据推算,直径16公里的小行星以每小时5万公里的速度撞上地球,将造成比直径大四、五倍的坑。依此推算,在月表造成直径300公里的加格林陨石坑(Gagarin Crater),其陨石若撞在地球上会造成至少1200公里深的大坑,然而实际上加格林陨石坑却仅6.4公里深!科学家解释是月球的外壳非常坚硬,如同一个空心的金属球。
月球是人造的?
根据发现的不寻常现象,两位前苏联的科学家提出了月球是外表经过改装后中空的宇宙飞船的假设。
这项大胆的假设引起了不少争论,是否正确也有待商榷,但是由于不承认史前文化,大部分的科学家对此不愿深究。然而不争的事实是,科学家的确发现了月球有人造特征的诸多证据。它就像精密的机械一样,天天以同一面面对地球,看上去也刚好与太阳一般大。其外表包着高硬度的合金壳,以承受长时间高密度的陨石轰击。几个大的月海都在月球的正面,而密密麻麻的环型山则分布在背面,这使月球能以非常高的效率反射太阳光,在夜晚的天空发亮。
创造一颗类似自然的星体,利用表面的反射能力照明地球,来照亮漆黑的夜晚,这个想法很环保,也很聪明,因为能一次照亮整个地球黑暗的一面。想来虽然不可思议,但如果今天的科技进步到这种程度,我们会不会也这样做呢?◇(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