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1月2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周永捷台北29日电)“从生活入画,从平凡见美”。平溪画家陈文辉以蓝鹊、铁道、流光洗石刻画山城风光,并推动美学教育,提升在地文化素养,希望透过平溪之美的勾勒,寻找心中鸡犬相闻的桃花源。
师大美术系毕业的陈文辉曾经担任4年国中美术教师;然而,在升学主义挂帅的年代,美术课程常被挪用,“无足轻重”,加上渴望精进美术造诣,陈文辉选择离开教职,长年陆续在坪林、淡水、九份各地作画,最后选择落脚在群上环抱中的平溪画坊。
对于平溪这座曾因煤矿、休闲观光历经兴衰的山城,陈文辉形容它就像是桃花源记中“鸡犬相闻、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他的画作也总以平溪风光及在地生活为素材。
他指著作品“蓝鹊天堂”说,这是他来平溪后才发现的国宝鸟类,画中蓝鹊有的守护鸟巢、有的外出觅食,蓝鹊群居、相互照应的生活方式正像是平溪人“既独立又亲密”的生活写照。
而平溪澄澈的溪水、日照与溪底石头间的辉映,也让爱玩水、拣石的陈文辉惊艳不已,陶醉在以画笔捕捉流光洗石“刹那即永恒”的美感,乐此不疲。
此外,他在作品“十分车站”中画入“矿的温度”,不论是天空、远山以及铁道,都呈现出古铜、黄褐等矿色的层叠交错之感;作品“街角运送店”则企图从一间待拆旧砖房的斑驳黑墙、颓门朽窗,传达出在地人守护传统文化源头的坚持。
在艺术创作外,陈文辉更在平溪画坊成立初期,免费教导当地小朋友画画,从小朋友不懂美术,到培养出画画的兴趣及才艺,这就是他最感动的地方。他笑说,“五金行家老二刚开始被强迫来学画,很不开心,一段时间下来,现在不但三天两头往画坊跑,也是同年龄小孩中画得最好的一个”。
对于平溪的未来,陈文辉认为,平溪不应该只是因为元宵节放天灯的缘故,才偶然被人们想起。他说,平溪特有的蓝鹊、萤火虫、矿业及铁道文化,以及平溪长年护溪有成,自然景观维护完善,加上邻近台北仅约40分钟的车程,平溪有条件以自然、文化的特色,真正成为远离尘嚣的“台北后花园”。
陈文辉的邻居曾说过一句玩笑话,“跟陈老师学画真不错,拢免吃饭”这句话道尽陈文辉在艺术工作上的坚持,以及他渴望提升在地美学素养的用心。虽然平溪之美可能依旧在画中待人发掘,但陈文辉在一层层堆叠油画的过程中,也堆叠出人生中柳暗花明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