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全球十大W上博彩公司-开云体育nba-彩票平台排行榜

中秋夜作诗 白居易遥忆挚友

画与文/杨纪代
font print 人气: 37
【字号】    
   标签: tags: ,

我在这儿眺望着中秋月,而你待在那地势卑下的江陵,湿气繁重,到了秋季多半是阴天,很可能你无法同我一样,看到这轮皎洁的明月,溢满清辉……

白居易,字乐天。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卒于武宗会昌六年(公元772~846年)。享寿七十五岁。他的文章精切,尤工诗,着字平易近人,老妪都解。他在三十岁与四十岁之间,意气风发,和元稹(字微之)大倡“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可四十岁以后的白居易,开始走入人生与仕途坎坷的境遇。

倾其全部生命力极度关心国事的结果,竟是一连串的贬谪。在前后长达六年之久的放逐岁月中,磨蚀了他英锐的气慨和用世的赤忱;也历练出他抉择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的生命态度。晚年过着与僧侣往来的清淡生活,常一袭白衣,手拄鸠杖,行吟于香山之间,自号“香山居士”。

而他和小他七岁的元稹深厚感人的友谊,以及时相唱和与酬作的诗篇往来,更在文坛上绽放着熠熠的光芒,打破了人们历来对“文人相轻”的偏颇见解。

元白情谊深 同谱思友梦

人际间所带来的诸多情绪,朋友与亲人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与朋友倾杯谈笑,与亲人同堂欢言,可说是非常廉价却又可贵的一种生之撼动。唐宪宗元和六年至八年,白居易因母病逝,回家居丧,这期间体弱多病,生活困窘,曾得到元稹等友人的鼎力接济,再加上两人仕途上相同的多舛命运,把两颗心连得更紧,感情更加醇厚。

他们彼此之间都曾不约而同的写了思友的梦境,我们可以从中揣测到元白之情谊:“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白居易),“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元稹)一方苦思成梦,而一方却净梦些不相干的人就偏偏梦不到挚友,写法截然不同,却是同样的牵系萦怀。

俩人仕途上的乖戾造成了彼此之间常是久别难得聚,刚聚又得别。“休遣玲珑(歌手名)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元稹)对他俩来说,这一段深浓的情谊,贯穿着彼此的一生,浓得化不开的融入贬谪的日子里。

三五夜中新月色 二千里外故人心

两人交谊之笃,更可以在白居易的这首〈八月十五夜 禁中独值 对月忆元九〉的七言律诗里感受到:

银台金阙夕沉沉 独宿相思在翰林

三五夜中新月色 二千里外故人心

渚宫东面烟波冷 浴殿西头钟漏深

犹恐清光不同见 江陵卑湿足秋阴

八月十五的中秋夜,在宫中住宿轮值的白居易,眺望着月亮,想念着好友元稹。“元九”的九,是排行第九,当时白乐天是翰林学士,比他年轻七岁的元稹,则被贬谪到湖北省的江陵。

(银台:宫中翰林院南边的银台门。  金阙:黄金作成的宫门。
相思:思念对方。  翰林:在此指翰林院。
三五:就是三乘以五等于十五。  新月:意指新一轮的满月。
二千里:此非夸张之词,当时的二千里,相当于现在的一千多公里。从长安到江陵,直线距离已经超过了五百公里,以曲线距离来看,二千里不算错误。
渚宫:是古时楚王的宫殿,因为建立在河岸上,所以名之为渚宫。元稹所在的江陵,以前是楚地,有楚王的宫址。
烟波:烟雾弥漫的波涛。  浴殿:宫中翰林院东边的浴堂殿。
钟漏:计算时间的铜壶滴漏钟。  卑湿:地势低而湿气重。)

银台与金阙两个门都已关闭了,夜晚显得沉寂无声。我独自宿值在翰林院,不禁思念起你来。今儿个是中秋之夜,但我却心系远在二千里外的故友——你。在楚宫东南的江面上,烟雾弥漫,波涛中充满了寒气,一如你现在的处境。此刻,长安宫中,浴堂殿西边的铜壶滴漏钟所显示的时间,已经很晚了。我在这儿眺望着中秋月,而你待在那地势卑下的江陵,湿气繁重,到了秋季多半是阴天,很可能你无法同我一样,看到这轮皎洁的明月,溢满清辉了!

“千金易得,知音难觅。”人生得一知己确实不容易!乌飞兔走,物换星移,一千多年后的中秋佳节,再次品味此诗,就明白了白居易与元稹友谊的真诚牢固,可和古时的伯牙和钟子期相媲美。◇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陪着我走过启蒙阶段的母校,在六年中,也和我们同步成长:由简陋到稍具规模,由破旧到重新改建;地面铺上了水泥,课桌椅由不断的钉钉修补,到全面的汰旧换新;操场的一头儿,有了一方水泥打造的躲避球场,司令台也矗立起来了。只有那中庭的花园,不受影响,依然生气盎然,有名、无名的草、树、植物,花开花落,兀自生长不歇……
  • 二十几年前,每逢教师节,总有学生捧着鲜花来祝贺,那时刚由荷兰进口的姬百合、葵百合最受青睐,又因价格昂贵反而成为抢手货。看着那经由杂交的五颜六色新兴花卉,徒具台湾百合的外型,可少了那高雅、淡然的特色,洁白纯净的风姿。尤其那刺鼻的浓郁香气,闻久了让我头发晕,插在花瓶里,十天半个月下来,简直受不了,心中老是怀念小时那淡淡的扑鼻花香,那幽幽的撩人气息……
  • 人一出生,即一步步朝向终点迈进,没有选择的余地,也没有拥有的权利!在这过程中,每个人都不由自主的戴上不同的面具,来不及摘下又戴上一副,越戴越多,多到找不着真实的自己了,午夜梦回,涌上心头的总是:“是否在心底深处有个纯真的你?是否在灵魂底部有个初始的我?能否找到?何处寻觅?……”这红尘俗世中,连“真我”都难保有,更遑论存留记忆、前瞻“永恒”了!
  • 学诗不成 去而学写 学写不成 去而学画 日卖百钱 以代耕稼
    实救困贫 托名风雅 免谒当途 乞求官舍 座有清风 门无车马
  • 这橙红色调,是我的最爱,更经常使用,虽然难免让人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凄美感受,但走过了波涛汹涌,经历了恶浪疾风,如今拥有的只是轻缓的脚步与澹然的心胸,知道那余霞散绮的时刻,再怎么绚丽夺目,也终将被迅卷而至的夜幕吞噬!
  • 今年清明节,我们无法回去扫墓,但我忽然明白,清明的意义从来不只是一束花、一炷香。真正的祭奠,不只是铭记逝去的亲人,而是在心中点燃一盏不灭的灯;是不让那些遭迫害的生命被遗忘,让他们的信仰得以延续;是让活着的人依然怀揣希望,更是坚守他们未能走完的路,让正义与真相薪火相传。
  • 清明,把死去的和活着的人连在一起,阴郁而沉重,它让人的感情变得脆弱。对故者的缅怀,对生命的思索,在生与死的对话中禅透生之意义。心灵由阴郁而透明,进而变得轻松、愉悦。
  • 东方文化陀山鹦鹉的名言,应沿袭原话为好:尝侨居是山,不忍见耳!鹦鹉的境界亦于此,陀山曾经拥有,今生弥足珍惜!故乡常州为笔者曾居地,我将其揣入怀中,时时因故人的遭遇和幸福唏嘘雀跃。
  • 时下正当春天,虽然我生活的这片土地上花儿尚未绽放,树木也是萌芽状态,但鸟儿婉转的鸣叫,已唱出春天的喜悦。融入春天,自然,心中也有了春天的风景。
  • 余先生的一句话让笔者心有震悸,事关余先生老家安徽曾派一代表团赴普林斯顿,想说服先生回国看看,因他公开表示八九事件不平反就不回国。故乡来人劝道,回一趟便能解除乡愁。先生急了,怼出一句——我没有乡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