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记精选:麦克阿瑟(20)
【大纪元7月9日讯】天晚上,贝克尔正在设宴招待总统。麦克阿瑟赶到陆军部长家,但侍从长木让他进餐厅。麦克阿瑟推开侍从长,想跟贝克尔单独谈,但威尔逊看见了他。“进来吧,少校,把消息告诉我们大家。在这儿没有秘密。”尽管总统平时一脸肃然,但他却很合群,而且喜欢逗乐。晚宴上的客人中爆发出一片笑声,似乎少校带来了什么乐趣。
麦克阿瑟两腿一并,敬礼道:“先生,我很遗憾地报告方斯顿将军刚才去世了!”国晚宴立刻结束了。威尔逊问:“牛顿,现在谁来指挥陆军呢?”
贝克尔避开这个问题,转身问麦克阿瑟:“你认为陆军会选谁,少校?”
根据麦克阿瑟的回忆录,他的回答是:“当然,我不能代表陆军说话,但我个人认为,合适的人选是潘兴或佩顿‧马奇。”但贝克尔清楚地记得他推荐了马奇,根本没提潘兴。贝克尔的说法更为可信。当时麦克阿瑟必须考虑的问题是佩顿‧马奇和刚去世的方斯顿一样都是亚瑟‧麦克阿瑟的门生。而潘兴则只不过是麦克阿瑟一家认识并喜欢的一名军官,但与他的关系并不密切。我们将看到,直到30年代,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才和约翰‧J‧潘兴成为好朋友。当时他们的关系不太好。以后的友谊可能影响了麦克阿瑟对回答贝克尔问题的回忆。
正当贝克尔和威尔逊考虑谁来指挥陆军时,战争的进程开始发生巨大的转变。德国最高统帅部决定恢复“无限制潜艇战”,这肯定会导致美国的干涉。但德国人盘算着,认为在美国训练好军队并派往法国之前,他们用潜艇攻击战就打赢了战争。4月2日晚,威尔逊进入国会请求宣战。回到白宫后,他便坐在内阁室的大桌子旁,垂头丧气,哭泣着说他从未相信过中立。
政府希望只是象征性地派一个师到法国,但陆军可没有这种幻想。他们已经草拟了一份法案呈交国会,但这份法案的“火药味儿太浓”,麦克阿瑟在西点军校的同学总参谋部军官休‧约翰逊少校说户它坚持让军队控制征兵,这是公众不太可能接受的。重写的法案让地方征兵局负责义务征兵,要求应征者在当地征兵局登记。
即使如此,法案要通过还需向全国宣传。宣传法案草案的任务完全落到了麦克阿瑟少校的肩上。他过去两年与新闻界建立的良好关系终于起作用了。全国的报纸社论大造舆论,赞成法案。美国宣战6周后,法案在国会获得通过。不久以后,29名华盛顿记者在一份表扬信上签字,称赞麦克阿瑟出色地处理了新闻事务。
大批的应征入伍者出征海外还要一年。许多高级军官认为,只需正规部队就可应付必要的战斗,国民警卫队应待在国内保卫边疆。麦克阿瑟认为这很愚蠢,但却无能为力。他争辩道,警卫队有可能不得不到法国去,但他受到警告说,如果他坚持这样,他可能很长时间里都只能当个少校。一份要求将正规部队派往法国而把国民警卫队留在国内的参谋部研究报告被送到了他的桌上。他签了字,但在上面消极地写了一句,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知道他无法改变这一切。
文件到了贝克尔手里。陆军部长召见了麦克阿瑟。贝克尔全身陷在沙发里,叭着烟斗,抬头说他刚刚看了他颇有异议的签字。麦克阿瑟还来不及回答,他就站了起来。“我同意你的看法。”他说。终于有一名陆军部长明白了10年来的大部分时间里,像麦克阿瑟少校这样的总参谋部军官们一直在不屈木挠,却又徒劳地想说明的问题。
他拿起他的帽子,把麦克阿瑟领进了隔壁的白宫,向总统面呈此事。陆军部长和少校向总统解释了一个多小时。总统仔细地听着,终于被说服了。国民警卫队将参战。正规军将被分散到国民警卫队中去,而不是被毁灭。它的经验和知识将共享,而不是被浪费。
即使这样,麦克阿瑟还是心痒痒地想参战。一想到待在华盛顿的办公桌旁度日他就受不了。他的目标不在这儿,而在那儿——在战壕和掩体里,在战场上肮脏的泥泞和想像的光荣里。一天,几名熟悉的记者来看他,当他们穿过陆军部、国务院和海军大楼时,他说:“你们看到这条走廊边办公室里的那些将军了吗?几个月后他们一个个都不会在这儿了。更年轻的人将替代他们。战争是年轻人的游戏。”
其中一名记者问道:“你会待在这儿占据总参谋部的那些重要位置吗?”
“不,”他答道,“到法国去的人才应该加官进爵。”
不久后贝克尔问,用何种方法选拔国民警卫队参战最好。当时仅有的两个国民警卫队师,来自纽约和宾夕法尼亚,另外还有十几个师在组建中。不论哪个师先去了法国,都会招致其他州的嫉妒。贝克尔开玩笑似地大声说,要是我们有一个士兵来自各州的师就好了。麦克阿瑟回答说,完全可以用尚未分派任务的部队组成这样一个师。国民军局局长威廉‧A‧曼少将和麦克阿瑟迅速查明了可调遣的部队,他激动地回来向贝克尔报告了结果。组建这样一个师不仅是可行的,而且会“像一道雨后的彩虹普照全美一——聪明的主意,优美的表达。贝克尔十分高兴严第42师就这样组建起来了,并有了个现成的代号——彩虹。
贝克尔选择威廉‧A‧曼任师长。曼63岁,“又胖又呆板,但总是一副政治家的样子”,选择他指挥作战似乎有点可笑,好在师参谋长是麦克阿瑟户贝克尔授予他上校军衔,并以为他乐于任工兵部队的军官,不愿做总参谋部的参谋。现在终于有机会实现他平生的雄心壮志了。他告诉贝克尔,他愿意在步兵中任职。
他的要求立刻得到了同意。他将以战士的指挥官、步兵上校的身份参战。这符合他写给范丽贝尔‧斯图尔特的长篇传奇诗中的想像。如今,诗中的部分情景以一种曲折而不可预测的方式出现了。他将有机会实现其余的梦想:负伤、英勇、痛苦和不朽战士的自我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