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7月5日报导】周未包机启动 国安检疫总动员系列四(中央社记者陈舜协台北五日电)陆客观光首发团四日抵台,预期带来可观经济效益。不过,大陆地广人多、城乡差距大,A型肝炎、痢疾、肺结核等急、慢性传染病仍普遍存在,疫病随观光团来台“交流”潜力增加,兼顾“境外防疫”及“平等对待”原则,行政院卫生署筑起三道防线,务实因应疫病交流潜在威胁。
台湾地处亚热带,原属传染病多的“疠瘴之地”,在政府努力及民间配合下,疟疾、伤寒等传染病已在台湾绝迹,公卫体系得尽全力对付登革热、肠病毒等还无法有效控制传染病,但现况因陆客来台可能发生新的变化。
以肺结核为例,大陆每年至少有一百万人被传染,保守估计,总病例数经常在六百万例以上,也有令人闻之色变的人类感染H5N1禽流感病例,疫病随陆客来台流行潜在风险引起各级民代关切,还提出陆客来台应先体检或入境照X光胸腔照等“解决方案”,且发生地方官员失言说出“陆客走过的地方会消毒”等,都显示出这种忧虑。
卫生署长林芳郁曾在立法院表示,疫病无国界,但基于国际交流平等原则,不可能要求陆客检疫后才能入境;卫署疾病管制局长郭旭崧指出,考量对等性、可行性后,针对陆客来台,疾管局已规划机场发烧筛检站、导游通报、医师通报三道防线,盼降低疫病流行风险。
“机场发烧筛检站已被证明是有效的防疫措施”,疾管局副局长周志浩说,每年有三分之二登革热境外移入个案是在机场就被筛检出来;许多国家的境外防疫措施最多只有发烧筛检与医师通报,导游通报则在兼顾团员健康及防疫有责情形下被列为第二道防线,已经是防疫最高规格了。
根据疾管局资料,今年至今境外移入传染病病例共一百七十例,印尼七十三例最多,中国大陆十八例、越南十四例分居第二、第三。
疾管局说,中国大陆十八例中,以急性A型肝炎五例最多,其次为麻疹四例、德国麻疹两例,阿米巴性痢疾、杆菌性痢疾、急性C型肝炎、急性E型肝炎、腮线炎、先天性德国麻疹症候群及Q热各一例,发病者多为未接种疫苗的大陆籍新移民或台商。
疾管局组长、防疫医师杨靖慧表示,A型肝炎、阿米巴性痢疾、杆菌性痢疾都属于粪口感染,与环境、个人卫生有关;麻疹、德国麻疹及腮线炎则因公费疫苗症策产生群体保护力;C、E型肝炎及Q热则因传染方式、环境因素难以发生大规模传染。
对一般人担心的肺结核感染、人类感染H5N1禽流感流行,周志浩表示,肺结核属慢性传染病,被传染者必须与病患长期密切接触或在密闭空间相处一定时间以上才容易染病,陆客每一团来台最多十天左右,“导游与团员是最容易被传染的对象”;至于人类感染H5N1禽流感后,“应该没有体力可以出国”,疾管局比较担心的,是H5N1会透过禽鸟侵袭台湾。
陆客观光团来自疫病流行区,谁也无法保证病毒不会偷渡登台,不过,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也是疫病流行区,为防疫而筑起高墙拒各国于门外,形同锁国,法、理皆不宜,也会影响国人出国权益。
“机场发烧筛检站”等三道防疫线,疾管局评估是务实、有效、可行的措施,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尚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