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华人小提琴大赛】小提琴之旅 (二)

小提琴家 苏显达专访(上)

来自台湾的知名小提琴家苏显达先生拥有迷人的音色、优雅的运弓,令人耳目一新,是一位具有潜力的小提琴家。(图:新唐人电视台)

font print 人气: 26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7月24日讯】(新唐人电视台报导)在1986年的《法国共和回响报》上曾这样赞誉一位华人小提琴家“他拥有迷人的音色、优雅的运弓,令人耳目一新,是一位具有潜力的小提琴家。”

下载收看

在1991年的《加拿大科劳纳日报》上又有这样的评述:“他的演奏在整体复杂交织的旋律下,不仅扣人心弦,而且毫无瑕疵的表现出大师的作品。”

1995年的美国波士顿《环球日报》更直接的说出:“他的演奏帅极了。”他就是我们这次节目的主角,来自台湾的知名小提琴家苏显达先生。

小提家苏显达5岁时开始学琴,1986年毕业于法国巴黎师范音乐学院,获得了最高级小提琴及室内乐的独奏家文凭。

苏显达海外留学回到台湾以后,一直从事音乐演奏以及教学工作十多年。除了经常参与各大乐团的演出以外,还时常应邀参与欧美国家等等世界级演出,深受赞誉及好评。

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工”。那么可想而知,苏显达先生能够获得这样闪耀、这样光彩夺目的成就,背后一定是付出了非常大艰辛。

毕竟是一个东方人学习着西方的乐器,又到异国他乡面对着语言、文化、环境的不同等等困难,最后他能够得到世界音乐界的认可的确不容易。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信念使得他能够迎刃而上呢?还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必苏显达先生从小就酷爱音乐,酷爱小提琴这门艺术。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苏显达先生谈一谈他整个小提琴生涯的故事。

转自《新唐人电视台》—《东方神韵》节目


http://www.youmaker.com/

[视频:] 【全世界华人小提琴大赛】小提琴之旅 (二)(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台湾少年小提琴家石庭睿,前天在因斯布鲁克参加“Prima la Musica”音乐大赛,击败来自全奥地利的年轻音乐家荣获首奖。年仅十四岁的石庭睿,堪称是旅居奥地利的台湾音乐家当中少见的小提琴奇才,他演奏时使用的是奇美基金会出借的名琴。
  • 【大纪元5月31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撷璎嘉义报导)由新唐人亚太电视台主办的“第二届全世界中国舞舞蹈大赛”亚太区初赛将于7月12日至13日在彰化员林演艺厅盛大举行。新唐人电视台专案专员黄士维30日下午特地前往嘉义女中舞蹈班介绍比赛办法,希望能引起师生的共鸣,踊跃参赛。
  • 中华武术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华神传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它是儒家修身养性、防身卫国的重要基础之一。同时它跟很多佛道各门派的修炼方法都有很渊源的关系。
  • 海飞兹在表演时脸上没有太多的表情,平时也是,不喜欢谈论自己的事情,只能从音乐中听到他的情绪。海飞兹说过︰“如果一天不练琴,自己会知道;两天不练琴,乐评会知道;三天不练琴,大家会知道”
  • (大纪元记者林怡香港报导)新唐人全世界华人武术大赛将于9月27、28日在美国纽约举办,正统华人武术界对这桩盛事纷纷表示赞许与支持。一代武术宗师黄飞鸿的二传弟子李灿窝称赞大赛为武术界提供非常好的交流平台,他表示极力支持,并预祝大赛成功。
  • 清澈的如临仙境、如沐清风般的宁静与静谧的音乐,要求有印第安人的笛声,悠扬的、具备强大穿透力
  • 德国圣多玛斯教堂前的巴哈雕像。(Shutterstock)
    “复格”的源起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2),在巴哈时代达到了最高峰,之后虽然逐渐没落,但是这种艰难的音乐形式却常被后来的作曲家视为一种能力的挑战。
  • 威尔第(Verdi)的歌剧作品《马克白》(Macbeth),于2007年萨翁林纳歌剧节(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领域)
    随着美国革命的消息传遍欧洲各地,诉求个人自由或民族主义的思潮,冲击着社会各个领域,连艺术界也不例外。古典音乐从上一个时代的形式规范过渡到充满无限可能的浪漫主义时期(1830—1900年)。歌剧,尤其体现当代潮流。
  • 清音若莲——净泉音乐原创
  • 夜曲Nocturne这个名词来源于拉丁文,有“夜神”的意思。夜曲最早出现于十八世纪的意大利,是主要供钢琴演奏的一种浪漫情怀的的特性小品。它和小夜曲(sérénade,傍晚演奏的声乐曲或是器乐曲),以及多乐章组曲的“嬉游曲”(divertimento,器乐曲)是相同的风格,都是适合夜晚以及户外演奏的曲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