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漫游】现代与古典的艺术玻璃
【大纪元7月4日讯】我们从一大早张开眼睛,眼前看到的几乎都离不开玻璃,像是使用的杯子、盘子、梳洗的镜子、房子里的门、窗等等。我们人类使用玻璃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在实用性能上,也把它发挥得淋漓尽致;然而,除了实用性之外,玻璃又在艺术领域里挣下一片天地。
玻璃产量:新竹曾创全球第一
在五千年前,古埃及金字塔中就有玻璃制品出土,由此可见,玻璃被人类应用,已经有相当久远的历史了;而中国的玻璃工艺,则起源于二千多年的春秋时期,一直到清朝年间,大部分是以仿古玉的形态而制作的。
台湾玻璃的发展,则是从1887年开始,而后慢慢的集中在有“台湾玻璃之都”的新竹地区。主要是因为新竹有生产玻璃的原料──硅砂,再加上地下蕴含丰富的天然瓦斯的缘故,有了这些优良的先决条件,在1960年左右,新竹地区曾经创下玻璃产量全球第一的纪录。然而可惜的是,它仿佛昙花一现,不到二、三十年间,新竹的玻璃产业就受到很多外在条件的冲击,而导致萧条沉寂。
玻璃艺术节
曾经散发耀眼光芒的新竹玻璃,不管地方或民间单位都不甘心让她变成昨日黄花、消失不见,于是他们力图振作。1995年他们举办了第一次“竹堑玻璃艺术节”,展览大受民众欢迎。从此,每两年都会举办一次大型展览,展出很多晶莹亮丽、无与伦比的玻璃艺术品,展现玻璃艺术的全新气象。
在新竹市国际玻璃艺术节中展出各式各样、令人惊艳的玻璃艺术品,工艺家们纷纷将他们的拿手绝活,大方的拿出来和大家分享。这是一场极为成功而且热闹非凡的玻璃嘉年华会。
玻璃创作需高人一等的忍耐力
要成就一场丰富、多采的玻璃艺术节,除了过去的辉煌历史之外,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这里有很多的工艺家,他们投入了无数心血,在地处副热带的台湾,顶着炎热的天气烧制玻璃,再加上玻璃高温的灼热感,创作者要是没有高人一等的忍耐力,及对玻璃艺术的高度热情的话,是没有办法克服的。在一件件美好的玻璃艺术品里,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制作的艰辛、毅力,以及不断注入的新意与创造力。玻璃工艺家在灼热的火光中,小心的熔炼他们的梦想,玻璃有种种难于掌控的特性,因为制作的难度高和容易破碎,更增添人们对它的怜惜。
艺术玻璃分类
一走入玻璃艺术节的展览场,就好像走进晶莹剔透的奇异世界,带领着游客欣赏各个以“花”为主题,极富巧思的花花世界。在展览场中,我们看到过创作家许源荣为观众示范拉丝技法,他拿着玻璃柱轻轻的让火束熔炼,很快的就做好一朵向日葵花,但是别看他的手法简单俐落,那可是要累积了数十年的经验才能做得到的。
艺术玻璃的呈现相当的丰富多采,以制作方法分类的话,除了拉丝玻璃之外,还有脱蜡铸造的实心玻璃,吹制而成的瓶瓶罐罐的空心玻璃,以及镶嵌、绘制的平面玻璃等。每一种在制作的技法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所呈现的效果也各异其趣。
在艺术性方面,玻璃以极为感性的面貌,展现出它迷人的万般风采;然而,在实用性方面,玻璃又换了一副极端冷峻、理性的面貌,它被广泛的应用在生活用品、器皿、建筑外观上面,玻璃已如影随形的存在现代人的生活里。
非凡艺术寄畅园
最近玻璃艺术品就如繁花盛开,市场上不乏赏心悦目的美丽作品。然而,玻璃艺术之所以有今天这么辉煌的成果,要归功于一百多年前在法国南锡发展出的一门新艺术的风格。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玻璃也必定经历了种种的熔炼和变革。19世纪在法国南锡的玻璃发展历程,不但为玻璃艺术写下了一段十分辉煌的历史,也直接影响到近代玻璃艺术的发展。我们来到珍藏了许多法国南锡 (Nancy)风艺术玻璃的寄畅园展示区,这里展出精美非凡的艺术玻璃,似乎将一百多年的时间都凝结了,优美典雅的古风就在眼前重现。
台湾制的彩绘玻璃
法国手工古董玻璃
寄畅园董事长-张允中
今年80岁的收藏家,同时也是寄畅园的主人张允中,早期旅日,在日本从事贸易经营的生意,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大量的收购了从中国大陆流落出来的字画;不仅如此,他还收购了日本美术馆的整批古董艺术玻璃,参观了他的展览场,欣赏到每一件作品都是用手工精雕细琢,高度、形状都有微妙的差异,具有赏心悦目的别致风味,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独到的眼光和大手笔收藏的魄力。
寄畅园经理李盈进提到:“在日本泡沫经济的时候,因为很多企业家没办法生存下去,就把自己的收藏品卖掉。连日本的玻璃美术馆,也因为企业经营发生困难和危机,所以把整批的玻璃作品卖给寄畅园收藏”。寄畅园里拥有600件和故宫同等级的古董艺术玻璃,都是精致中的极品。由于他们的典藏,我们得以在这里一窥玻璃艺术的百年风华。
法国南锡艺术风
在法国南锡这个界于德国跟法国之间的一个小镇,为法国工艺玻璃工业区。南锡是这一波新艺术运动中玻璃艺术的基地,当时在那里聚集了一些著名的玻璃艺术家,他们被统称为南锡学派。当时有爱弥尔.贾列家族、杜姆家族、路内.拉立克三大家族。
玻璃艺术家-杜姆家族
玻璃艺术家-路内
玻璃艺术界领导者──爱弥尔.贾列
李盈进说道:“Galle是艺术玻璃的代名词, 为了纪念大师爱弥尔.贾列,才把这个艺术玻璃命名为Galle,所以国际上统称Galle,就知道是艺术玻璃,它是19世纪的艺术作品”。
玻璃艺术家-贾列
玻璃艺术界的领导者爱弥尔.贾列 (Emile Galle)生于 1846年,由于家学渊源,从小就与玻璃结缘,擅长植物学、化学、文学、哲学,尤其对植物学特别感兴趣,在他的玻璃作品里,收藏着花草树木的芬芳。大师爱弥尔.贾列一反当时玻璃盛行机器量产的作风,以创意和精湛的工艺,导入19世纪末新的艺术风华。直到现在,玻璃艺术还深深的受他的影响。因此,他被称为玻璃史上伟大的全才创造者之一。
贾列的作品说明1
贾列的作品说明2
清朝乾隆皇帝因为好大喜功,喜欢送给各国大使艺术品。当爱弥尔.贾列在19世纪去参观法国博物馆的时候,看到18世纪乾隆皇帝所送的玻璃瓶、鼻烟壶和花瓶,做得非常精致漂亮。而这些作品的技术来自于法国,是法国人到北京建琉璃厂,所做出来的艺术作品。于是贾列认为他们法国本身也需要有一个值得代表法国艺术的玻璃制品,所以他发愿一直研发艺术玻璃。
贾列作品困难度很高
上图的贾列作品在技巧上比较困难。李经理说:“它除了套料泡这一层陶瓷的料外,还要做模子,在还没有冷却的时候,从里面往外压,压出它的立体感。所以这个工料比较麻烦,价值也比较昂贵,因为它困难度比较高”。
贾列在当时的玻璃制作技术层面上也有许多突破,能够使玻璃的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贾列的作品很多样化,从灯具、花瓶,还有盘子等,大部分都是花器为主。他融合了陶瓷的彩釉于玻璃制作上,还有镶嵌法与酸腐蚀制程,都是当时玻璃工艺界的一大突破。
爱弥尔.贾列的作品被尊为玻璃艺术中的极品。在百年前,艺术家为了要成就这些让人叹为观止的艺术,是要做出极大牺牲的,包括自己的身体健康,甚至于为之付出生命。贾列在53岁铅中毒死亡,因为没有儿子,使他的工艺技法没有人得以传承,所以很多技法就失传了。其中八种做法,失传了两三种做法,所以这些艺术玻璃就出现断层,因此价值不斐。
法国玻璃风格受日本美学影响
贾列在1878年巴黎万国博览会参展时,是他创作的全盛时期,并写下玻璃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那些蕴含诗意、哲学的花卉作品中,也深深的留下受日本美学影响的痕迹。
“那时候的艺术玻璃具有日本和风的风格,因为当初教他们画画的老师,是日本明治维新送到法国留学的植物学博士,他也是画家,就教这些工匠画画。日本人很喜欢这类玻璃作品,战后他们优越感很重,认为这些19世纪的艺术创作是日本人指导出来的,所以为什么战后日本经济在最繁荣的时候,一直收藏这些法国玻璃,因为这些艺术的起源与日本息息相关大”李盈进如此说道。
好作品不一定要繁复
130年前杜姆的作品,它的线条简单素雅,造型、线条也漂亮
上图这个作品是130年前杜姆的作品,它的线条简单素雅,造型、线条也漂亮,给人感觉很清新优雅;而且它用清新淡雅的郁金香为花卉的基础,用很简单的颜色,很简单的线条,实在是个很别致的佳作,价值高达120万。李盈进认为:“一个好的作品,不一定要很繁复,只要线条简单,能够构图出一个艺术品的型态,能表达创作者的思想,这就是艺术”。
杜姆家族因为有后人继承,是南锡派的工艺家仅存于世的家族,目前仍然持续在经营。
越多气泡表示年代越古老
由于时代的进步,20世纪以后出产的作品,都清澈明亮,其中看不到气泡和不纯物质;相反的,有越多气泡和不纯物质的作品,就表示它的年代越古老。古董玻璃中含有人文特色和当时的时空背景,工匠们以极为雅致、优异的技法创作,是讲求快速的现代速食文化所无法比拟的。
百年前独领风骚,法国南锡学派的领导人爱弥尔.贾列,被称为那个时代的惊叹号。然而,因为没有后代继承,有一些属于他个人独创研发出来的玻璃绝技,就没有流传下来,永远消失了,现在我们只能带着惋惜的心情观赏这些精美的作品了。
虽然玻璃拥有悠久的历史,但是,由于玻璃容易破碎,所以古董玻璃几乎所剩无几;这些散发出迷人光影、精致秀丽的古董玻璃,传达出的是独特魅力和动人的美感。在迷离光影的展场中,古董玻璃显得纤细华丽无与伦比,带给我们的仿佛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梦幻之旅。@*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