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7月2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陈凤丽/南投报导〕“台湾尚未加入联合国,日月潭已先变成联合国了”,日月潭渔民一语道破外来鱼种繁多,且严重破坏本土生态的现况。日月潭的本土种奇力鱼和潭虾几乎快消失,潭虾的消失破坏食物链后,底质变差,相对也使水质变差。
环保署日前公布全国水库水质监测结果时,特别提及原属水质最好的日月潭水库,去年水质退步,初步研判,可能与人为游憩活动有关,不过,曾接受政府委托进行“日月潭防除外来鱼种计划”的国立嘉义大学水产系副教授赖弘智提醒,潭内生态破坏,食物链最底系的物种潭虾被外来鱼种吃掉,也会让水质变差,值得相关单位去研究。
赖弘智指出,潭虾是被外来鱼种红魔鬼鱼给吃掉,这种外来鱼种就跟玻璃鱼一样,都是被人拿到日月潭放养的,繁殖力强,且至今仍找不到它的天敌。潭虾锐减后,无法清除潭底的有机杂质,“底质变差”与“水质变差”息息相关。
渔民自嘲变成联合国
目前日月潭生态,本土种日益减少,外来种却愈来愈多,渔民郑智民就无奈地说:“台湾还未加入联合国,日月潭倒先变成联合国了。”现在潭中还出现被人拿来放养的珍珠石斑鱼,是否再对本土种物造成浩劫,有待观察。
此外,也是外来鱼种的玻璃鱼也几乎把奇力鱼的鱼卵吃光,前年嘉义大学委托义务养殖的五千尾奇力鱼苗,因空间狭小不会产卵,数月前这些成鱼已放流,只是渔民依然很难捕捉或钓到奇力鱼。
除生态破坏外,外来鱼种也影响日月潭区渔民的生计,昔日一年可靠捕潭内鱼虾赚进5、60万元的渔民,现在大多要转型经营别的行业才能生存,而渔民也透露,潭畔的餐厅因奇力鱼稀少,有的只好向外地购买,只是日月潭的奇力鱼长得慢,3年才长大一斤,肉质甜美,这是外地奇力鱼所无法比的。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