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记精选:麦克阿瑟(11)
【大纪元6月12日讯】麦克阿瑟一边要完成工兵学校的课程,一边还必须完成兵营学校的课程。不过这些课程都是按业余时间学习设计的,似乎还能对付。1907年夏天,他花了两个月时间学习兵营课程;8月,他得到了新任命,受命向密尔沃基的地区工兵司令威廉‧V‧贾德森少校报到。
这次任务使麦克阿瑟得以与父母团聚。他父亲正赋闲返家写回忆录。将军和“粉姬”在马歇尔北路租了一栋3层大楼房,四面都有阳台,后阳台正好观赏密执安湖。天气好的时候,每天傍晚邻近的孩子们都会看见女仆跟着麦克阿瑟夫人端出一个盛着茶和甜讲的大银盘。她身材高大,脸色庄重,总是穿着高领白礼服,领口边别着一只金表。大约半个小时,麦克阿瑟一家一边喝茶,一边看日落。
贾德森少校是西点1888级毕业生,佩顿‧马奇的同学。他是班上的第3名,进了工兵部队,开始了成功而丰富多彩的事业。贾德森在威斯康星州的工作是工兵部队在中西部的典型任务——开发河道和港口。虽然麦克阿瑟很高兴被派往密尔沃基,但修码头却实际上是事业的倒退。如果他干得出色,他就很难再离开。河道和港口是军队的基础,也是受国会青睐的原因。然而,对于一个渴望指挥部队的年轻军官来说,开发水道简直就是令人窒息的丧钟。野战部队军官普遍认为在工兵部队工作不是真正的指挥职务产虽然容易提升,但最终却是一条死胡同,越陷越深,这又有什么好处呢?
更令麦克阿瑟分心的是,他恋爱了。中尉终于坠入了爱河,而且那是一位他可以非常骄傲地带回家给父母看的姑娘。她是一位有教养,阅历广的百万富翁之女,名叫范尼贝尔‧冯‧戴克‧斯图尔特,纽约人,正在访问密尔沃基。他非常喜欢她,并向她求婚。
麦克阿瑟一连几个月向她求婚,送给她一篇又一篇满腹哀怨的优美诗歌,但却未说明这些诗歌都是抄来的。斯图尔特小姐似乎对他拼凑没完没了韵律双行诗的才能无动于衷,她也未像他想像的那样因为受到一位有着完美军人风度的英俊中尉的青睐而激动。他的家庭也没有给她以太深的印象。麦克阿瑟一家在密尔沃基是豪门,但在派克大街或香谢丽舍大街上就算不得什么了。
麦克阿瑟的诗歌变得苦乐参半。与他青少年时十分清秀的华丽圆体字(简直就是他母亲率体的翻版)不同,他以一种整洁、诸熟的手书在工兵办公用笺上倾诉他痛苦的心情。他按工兵条例语言的风格坦率地向他倾慕的斯图尔特小姐诉说:
我生活在梦的小屋,
在没有希望的地方。
那美丽的希望之国,
我将永远无缘拜访。园
此后不久又是一阵绝望的哀嚎:
美丽的愚人村(纽约)姑娘,
你的生命是飞旋的舞蹈,
你是自由翱翔的想像,
我爱你,
爱你所有的一切。
为什么你却不爱我?
不久后,斯图尔特小姐返回了纽约。他继续写诗,但他绝望地承认自己失败了,“爱无力打动你的心灵”。麦克阿瑟打出了他的最后一张牌,请求她嫁给他,并创作了一部27页的诗歌剧。他告诉她,他是“以一种坦诚的精神”在求婚。他的目的是想让她了解一个军人妻子的生活,如果她愿意嫁给他的话。
诗歌的开始描述了一对互敬互爱的年轻夫妇和他们的两个儿子——马尔考姆和亚瑟的幸福生活。战争爆发了,作为步兵上校的丈夫应征上前线。他的妻子流着眼泪勇敢地催他出发:
为了神圣而公正的真理,
感谢上帝!我拥有你这样的卫士!
为了家园和孩子,为了自由和生存,
为了我主的天堂,为了死者的孤坟,
我决不拦你,道格拉斯,去奔赴战场,
马革裹尸,像古代英雄般魂归故乡。
剧中,道格拉斯和他的妻子(美丽的范)热烈拥抱;然后他跨上战马,驰骋疆场。用战争的场面去追求女人是否是个好主意,的确是个问题:
军号悲壮,战鼓隆隆,
枪声震耳,大炮轰鸣,
刺刀闪闪,鲜血流淌,
哀声阵阵,恐惧揪心,
冤魂汇聚,横尸遍野……
我们的主人公回家时伤势严重。范精心照料他恢复健康。战争还在继续,并且更加激烈,终于有一天波及到他们生活的平静山谷。道格拉斯归队后率团参加了一次惨烈的战斗。他所描述的战争听起来并木橡联邦军和他父亲所经历的那样。奇怪的是——也许并不算奇怪——它听起来像南方所经历的内战,像他母亲从兄弟那里听来的战斗,尤其像谢南多厄战役。敌人被击退,但己方伤亡极大,道格拉斯英勇牺牲,范守了寡。她强忍巨大的悲痛,为她勇敢的军人丈夫而骄傲,并无悔地去面对漫长而孤独的寡妇生活。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