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外思絮】斜风细雨不须归

画与文/杨纪代
font print 人气: 17
【字号】    
   标签: tags:

在四面翻飞的竹叶里,那斜飘的春风,吹走了我心中无名的妄念。

在随风斜织的线条里,那清凉的雨点,洗去了我满身沾染的尘污。

远处迷濛秀润的山影,江面荡漾轻巧的水珠,是如此的和谐、相容与完美。在这山水的顾盼间,在这率性的平淡里,让青箬笠、绿蓑衣的一介凡夫,刹那间与天地冥合,与万物为一。在此刻,什么都淡了,不止忘归,也不须归,更早已忘却了自我。那么,肥美的鱼儿呀,请“愿者上钩”吧!

很喜欢张志和的这首渔歌子:


渔父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樵耕读一向是古人向往并力行的隐逸、脱俗的生活格调,此画也只不过是勉强的表现了我心目中窥探到的一点淡怀逸致罢了,可以想见,离这位“烟波钓徒”那高远的情思与清空的意境,差远去了。之所以偏爱,是因为这是幅第二次个展时的创作,在生涩的技巧里能有这么神来之笔,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

天性不爱出游的我,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美术基本功的严格训练,老天不知怎么安排的,让我阴差阳错的学起了水彩渲染风景画。于是总在诗词名句里寻找绘画题材,在咀嚼古人的杰作中,用心揣摩、努力领悟,再发挥自己的想像,赋予多采多姿的不同色调,勉力地将前人描绘、歌咏的诗词意境藉画面展现。别无他求,只为自得其乐;并无目的,只是消磨时光!@*<--ads-->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因着烟岚云雾的陪衬与烘托,四周的景物显得变幻莫测而无比神秘!

    也因着烟岚云雾的飘忽、簇拥,赋予四周景物光怪陆离的色彩与样貌!

    更因着烟岚云雾的遮掩、隔绝,拉远了四周的景物,远距离欣赏不见细节与瑕疵,而造成了梦幻般的想像、而形成了视觉上的朦胧之美!

  • 你可在“方寸”之间,随意的摆布!到处盖房子:或茅屋三两间;或亭台楼阁平地起!随手植树造林:或绿草如茵、繁花遍地;或竹林掩映、松柏擎天!甚至能移山倒海、呼风唤雨呢!反正山水、风景就是由天、地、山、石、水、树所构成,只要技巧纯熟、运用自如,就能将胸中丘壑描绘出来……
  • 知否?这繁华在握只是须臾,你再怎么呵护,终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知否?这繁华在握只是片刻,你得积德行善,否则必定千金散尽不复来!

    知否?这繁华在握只是瞬间,你得好好把握,要不然就“镜花水月,毕竟总成空!”

    知否?这繁华在握的此刻,你该心存感激、虔诚仰望、谦卑面对:

  • 这虬结的树干、茂密的枝叶,都在喁喁细语:“一切都会过去,一如从前的美好!别计较!别计较!他不是有心的!”
  • 时下正当春天,虽然我生活的这片土地上花儿尚未绽放,树木也是萌芽状态,但鸟儿婉转的鸣叫,已唱出春天的喜悦。融入春天,自然,心中也有了春天的风景。
  • 余先生的一句话让笔者心有震悸,事关余先生老家安徽曾派一代表团赴普林斯顿,想说服先生回国看看,因他公开表示八九事件不平反就不回国。故乡来人劝道,回一趟便能解除乡愁。先生急了,怼出一句——我没有乡愁!
  • 漫步林间小道,穿过亭廊幽径,听着叮咚的山泉水,迎向轻柔抚面的风儿;但见鸟鸣山翠,花木蓬勃,白云绕山岗,飞絮舞流韵。
  • 是不是每一个生命,对春天都有一个约定?就像花和草,都在静静地等待。等待中,蓄积着力量,等待中,膨胀着希望,强大着信心?
  • 春风吹拂,大地正变得酥软,路边的柳树,也笼着莹莹的鹅黄。河冰化开一道一道冰痕,憋闷一冬天的河水,又欢唱起来了。我知道,人们的觉醒,同样会给人类的文明,带来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造物主以他神奇之手,正在绘出一个崭新的天地。
  • 置身其中,我欢心,流泪,在爱与光明中,在苦难与挣扎中,我们创造着繁荣和文明。在深沉与庄严的歌声中,我们明白了辗转轮回来到世间的意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