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春天,阴退阳长,寒去热来,伴随万物的生发,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日趋旺盛。然而,春风不仅是送暖,一些病原微生物也会在此时“复苏”,随风而来,乘机而入。气象医学的研究表明,四季养生保健,不仅要注意“天时”,在春天,还须把握“三春”的不同。
■早春,冬寒常会“复辟”,注意防风、“春捂”
乍冷乍热,气温仍较低,冬寒常会“复辟”,风邪开始肆虐,易致人伤风感冒,故要加强保暖,并注意防风,“春捂”一段时间,“捂”过“倒春寒”。对于一些血管壁弹性减退、血管舒缩功能降低的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来讲,春寒可致脑血管痉挛,诱发中风,须加强防范,当出现中风先兆时,应及时就医。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新年过后是甲肝的高发季节,要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入春之后,伴随自然界一些致病微生物的孳生、繁殖,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白喉、百日咳、猩红热等呼吸道传染病也会接踵而来,对于重点保护人群小儿来讲,除要做好预防接种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之外,还须注意与普通感冒相鉴别,以免错把这些传染病误当感冒而治疗。
文章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