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娟谈乐(3)璀璨的小提琴

林杏娟
font print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5日讯】众所周知的小提琴,在音乐上的地位相当显着。这个乐器从早期因外出演奏携带方便,广受意大利贵族的喜爱,到如今成为整个交响乐团不可或缺的灵魂角色,它的魅力到底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个“璀璨的小提琴”。

一般我们在欣赏音乐时最容易吸引我们注意力的通常是高音部分。像乐曲的创作,旋律的铺展大多在高音,而伴奏则在低音适切的陪衬着。在音乐会的演出型态中,我们也较常看见小提琴、长笛等高音乐器的独奏,而较少见到低音乐器开独奏会。甚至在一部歌剧中,我们总是最记得那位饰演主角的女高音或男高音。这是因为高音能轻而易举地在一堆音符中脱颖而出,作曲家巧妙地抓住了这个特点,也紧紧抓住了听众的心。

同样的,小提琴的高音域特征正使他演奏出的旋律具有扣人心弦的力量。不像钢琴的声音在击弦后音量不易保持,小提琴藉由弓弦的磨擦,可以使演奏出的声音延展成渐强、渐弱的变化,或以右手揉弦的方式做出类似“抖音”的音色,进而产生如人声般的修饰效果。这个优点促使小提琴成了最会“唱”的乐器。这也是为什么在弦乐四重奏或交响乐团里总是由小提琴担任“领奏”的原因。

乐器能否受到欢迎,有一部分原因当然也包括了它所能演奏的作品数量多寡。得到众多作曲家的亲睐,小提琴曲目是所有弦乐器中最多的。不论哪一个时期,都有各式各样精彩的作品留下。有的利用它的抒情特质,实验各种情绪张力的表现。有的针对小提琴的独奏性能,极力开发它的演奏技巧。另有一些却相反地把小提琴的锋芒包藏起来,让它与其他乐器相互协调,温和地成了合奏中的宠爱。

小提琴因为是高音旋律乐器,虽然很容易成为舞台上的焦点。但另一方面它也缺少了中、低音乐器的优点,如:和声厚度的支撑、音响宽度的铺陈、伴奏型的推展等…。如果要平衡这些问题,那就需要其他乐器的辅助了。我们经常看到小提琴与钢琴合奏的组合,就是为了弥补这个不足而采取的办法。
巴赫无伴奏小提琴第一号奏鸣曲“行板”,却无视于这些小提琴先天上的弱点,舍弃钢琴伴奏的好处,独挑大梁,克服了困难,完完全全地展现独奏乐器唯我独尊的本色。巴赫的作品经常是演奏者的最爱与最怕。一首无伴奏的作品需要一边独奏一边伴奏,对小提琴演奏者更是严酷的考验。


http://www.youmaker.com/
据了解,作曲家如果要针对某一种乐器创作音乐时,必须事先研究好这个乐器的特性,对演奏手法也要略知一二。必要时还须委托演奏者预先试奏,以交流一下表现技术上的可行性,再进行修改。有一种现象是,如果作曲者本身是该乐器的出色演奏者,它所写出的曲子就能更明显的锤炼出乐器表现力的精髓。因为长时间与乐器相处,乐器成了身体的一部分,他能够在这个乐器的专属领域里游刃有余地畅所欲言。这一类的音乐家在钢琴方面特别多,例如:贝多芬、萧邦、李斯特都是。小提琴方面,就属维瓦第、帕格尼尼、克莱斯勒了。

萨拉沙泰(Sarasate)是十九世纪后半叶活跃于乐坛的西班牙小提琴大师。他擅长演奏各类小提琴曲,却不碰俗称“小提琴之王”的帕格尼尼的作品。因为手不够大,要驾驭指幅较宽的超技练习曲,有其挑战的极限。所以他选择了为自己创作一途,为自己量身订作。这个想法让它在音乐史上大放异彩。萨拉沙泰的作品都带有强烈的炫技色彩,豪华艳丽的笔调加上强烈的西班牙风格,不仅是音乐会受欢迎的曲目,也使演奏他的音乐的小提琴手能像他一样轻而易举地获得满堂的喝彩。

小提琴有漂亮的外形,弧度优美的腰身,乐器本身几乎就是个艺术品。造型简单,但细分之下,居然有七十个组件。其中只要有一部分被更动了位置或受到温、湿度影响,就会使音质改变,真的是既高贵又脆弱。小提琴虽然体积小,看似轻薄,但真正把弦上好、拉紧定音之后,四根弦合起来就有三十多公斤的张力。一把好的小提琴绝不像外表看起来那么简单。它都是经过了历代工匠的智慧承传、经验累积才成就出来的。

从十六世纪中叶开始前后两百年,意大利的克雷蒙纳(Cremona)陆续出了三位伟大的小提琴制造家族。他们分别是:将小提琴定型的阿玛第(Amati);不断研究小提琴制作比例的史塔第发里(Stradivari);以及全凭直觉调整音质的瓜内里(Guarneri)。他们留下的古董琴身价非凡,是提琴家与收藏家的最爱。因为这些遗留下来为数不多的小提琴,拥有现代技术模仿不来的诸多优点。多少人绞尽脑汁,想破解他们成功的秘诀,但至今仍是个谜。

或许在静静地品味后,您会明白“音色”为什么是小提琴家与制造师永远的课题。

──转自《希望之声》
http://big5.soundofhope.org/programs/964/80410-1.asp(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帕海贝尔的“卡农曲”就是利用了2个小节的低音主题,由数字低音乐器从曲子开始到结束,固定不变的反复28次。就像建筑物一样,有了低音稳固的基盘,就可以在上面盖出各种风貌的漂亮外观。弦乐器以三个声部轮唱旋律,一个搭一个,或前或后的出现。就像楼房一层、一层的往上加,错综复杂,最后成了宏伟壮丽的“声音的建筑物”。
  • “圣母颂”是罗马天主教的一种祈祷文,意思是“向玛莉亚致敬、赞美”。一般在天使报喜节时以诗歌方式演唱。早期西方音乐发展与宗教有极大的关系,许多作曲家都谱写过类似的曲子。这些曲子都透着信仰神的灵性之光,处处显露出奉献给神的谦恭和与世无争的淡泊。
  • 清澈的如临仙境、如沐清风般的宁静与静谧的音乐,要求有印第安人的笛声,悠扬的、具备强大穿透力
  • 德国圣多玛斯教堂前的巴哈雕像。(Shutterstock)
    “复格”的源起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2),在巴哈时代达到了最高峰,之后虽然逐渐没落,但是这种艰难的音乐形式却常被后来的作曲家视为一种能力的挑战。
  • 威尔第(Verdi)的歌剧作品《马克白》(Macbeth),于2007年萨翁林纳歌剧节(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领域)
    随着美国革命的消息传遍欧洲各地,诉求个人自由或民族主义的思潮,冲击着社会各个领域,连艺术界也不例外。古典音乐从上一个时代的形式规范过渡到充满无限可能的浪漫主义时期(1830—1900年)。歌剧,尤其体现当代潮流。
  • 清音若莲——净泉音乐原创
  • 夜曲Nocturne这个名词来源于拉丁文,有“夜神”的意思。夜曲最早出现于十八世纪的意大利,是主要供钢琴演奏的一种浪漫情怀的的特性小品。它和小夜曲(sérénade,傍晚演奏的声乐曲或是器乐曲),以及多乐章组曲的“嬉游曲”(divertimento,器乐曲)是相同的风格,都是适合夜晚以及户外演奏的曲风。
  • 【音乐】春王正月——净泉音乐原创
  • 从自然界到文化领域,我们的世界是如此包罗万象;然而,有些共同的元素在其中穿针引线,其中之一就是弦乐器,它几乎出现在所有的文化中。有些弦乐器听起来相当古雅,有些则令人心神向往,而有些则似乎能传达所有的情感。
  • 音乐:感恩创世主 ——净泉音乐原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