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竞彩预测- 线上博彩全攻略

中市大乐透得主 中亿元捐千万

font print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22日讯】(记者黄玉燕文字摄影台中报导) 台中市一位大乐透亿元得主,慷慨的捐出1200万元回馈地方社福团体。21日上午由台彩董事长尚瑞强代表将这个大红包,分别捐赠给台中市政府、以及创世基金会附设安养院等7个慈善团体和全台22处家扶中心。

市长胡志强开心的表示:“有心作公益的人,真的会中奖,因为他有自我的期许。当市长最高兴的事是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得到捐助那当然更高兴。回馈地方社福团体,也同时让彩卷工作者能得到认可”。

胡志强得知这次的捐赠,是近几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他觉得十分感激,也感谢这位善心人士对家乡的回馈,“因为台中市人最慷慨了。政治人物当选,高兴一晚就好,中乐透的也是高兴一晚之后,就可以接着想想如何帮助弱势了”胡志强幽默的说。

尚瑞强表示,位在台中市大雅路的“阿公的店”投注站,今年2月5日卖出的大乐透头奖彩券,一位幸运儿独得1亿元彩金,这位幸运儿非常慷慨大方的捐出1200万元。

以金额来讲,这次头奖捐赠金额排名是自台湾彩券开卖以来的第四高,但却是捐赠比例最高的,占了15%,他在领奖金时就主动提供受赠单位名单。尚瑞强透露乐透得奖者的话说:“老天爷要透过我的手来做公益”。

这次包括财团法人创世社会福利基金会附设台中市私立创世清寒植物人安养院、台中市立仁爱之家、中华社会福利联合劝募协会、财团法人伊甸社会福利基金会中区服务中心、财团法人玛利亚社会福利基金会、财团法人天主教晓明社会福利基金会、中国信托慈善基金会等7个慈善团体分别获得捐款100万。

中国信托慈善基金会等7个慈善团体并透过中国信托慈善基金会,将500万元捐款挹注全台22处家扶中心“寄养家庭方案”,以照顾更多弱势家庭儿童;另外转交中奖人包给投注站老板的6.6万元,希望幸运获得这些善款的机构,能继续为台中市民带来更好的服务。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运彩来势汹汹,侵蚀公益彩券市场,为此,台彩今年将推出四项新产品迎战,其中最受瞩目的是头奖保证二点五亿元的超级大乐透,且头奖可无限期累积。(自由时报记者郑琪芳)
  • 〔自由时报记者郑琪芳/台北报导〕真是人性的考验!中了大乐透,你会让另一半知道吗?中上亿女人同样瞒男人
  • 英国彩票公司“卡美乐”集团今天等待到底是谁独得一千八百九十万英镑(约十二亿新台币)的头奖彩金。这是三次头奖得主从缺之后,累积出英国乐透史上第六大乐透头奖彩金。
  • 【大纪元2月12日讯】(据中广新闻报导)红包效应,部分投注站新年期间大热卖!早上九点不到门口就有人排队,威力彩的投注量比大乐透好上三倍,甚至有民众为了抢买刮刮乐而吵架!威力彩“连六扛”,周四头奖上看六亿,不过,经销商说,实在太难中,这个月要能开出一次就算不错了!
  • 〔自由时报记者郑琪芳/台北报导〕养牌6年,终于中大乐透头奖4.09亿元,这位头奖幸运儿还“ㄍㄧㄥ”了近2个月,昨天才现身领奖!台南一位年近40岁的科技公司上班族,自乐透开卖来,几乎每期都以同样7个号码花350元包牌,号码取自家人生日、车牌及幸运号码等,去年底他到桃园出差,又用同样号码包牌350元买大乐透,结果这次真的让他中了头奖4.09亿元,但他等了51天才出面领奖,理由是想“沉淀一下”。
  • 大乐透第097026期昨日开奖,头奖一注独得2.5亿余元,奖落高雄县凤山市南华路的百合彩券行;第097064期今彩539头奖则是全台扛龟。
  • 台湾茶在19世纪清末到日治时代风靡欧美。当时欧美人士对于香气迷人的“福尔摩沙乌龙茶(Formosa Oolong Tea)”,存在无限好奇与想像,一箱箱绘制精美的乌龙茶,从东方国度远渡而来,价格高昂且抢手。
  • 黄干成,本名黄宇立,1959年生于嘉义六脚乡蒜东村,曾任小学校长,也曾在嘉义大学与南华大学担任助理教授。然而,在教育之外,他更是一位致力于水墨画创作的艺术家。他说:“教育是一个真的是非常可爱的工作,可以让我温饱,但不会让我成为富有的人。我们讲的春风化雨,教人的一个工作是积德,但最重要的是,让很多人成就自己。”
  • 伴随着飘扬的五彩布条、七彩霞光,有着绝世神功的侠客在操偶师的掌中翻腾跳跃,源自台湾的“金光戏”是1950年代流行的布袋戏的一大种类。同一时期,美国知名布偶剧电视节目《芝麻街》(Sesame Street)的角色猪小姐(Miss Piggy)与青蛙科米(Kermit)自布偶师Jim Henson在1955年创造以来,成为美国电视、电影行业重要的文化象征。当台湾布袋戏来到美国,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本报记者专访现任台北偶戏馆馆长的蔡易卫,分享他两年前访美交流的经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