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足彩投注 - 体育

莫待无花空折枝 你是个因循拖延者吗?

周毅
font print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在凡事讲求效率,分秒必争的工商业社会,“今日事、今日毕”向来是时间管理的最高指导原则,而拖延怠惰很可能对生产力、人际关系,甚至职场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但是我们生活在一个繁忙紧凑、充满限时急件等待完成的世界,超负荷的工作量也可能造成暂时性的拖延行为。怎样可以界定两者的区别呢?

首先我们要给“拖延”下个定义。一般来说,拖延是指决定要做某件事到实际采取行动之间的落差。例如:你想整理散落满地的衣物、想着手写一篇报告,但为了某些嫌恶反感的理由,你有意避免去完成它。于是,天黑了又白了,心情愈加沮丧……

为什么做事会拖延?

对大部分人来说,拖延意味着某些负面情绪,例如:焦躁不安、罪恶感,并隐含个人价值判断,如:懒散、消极、不能胜任、笨拙等等。如果将拖延视为人的特性, 那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带着点,而程度则与个人良知、条理性、责任感有关。

归究拖延的原因不外乎下列几点:

一、诱因不足:如果某件事不合你的兴趣或对你意义不大,自然缺乏执行的强烈动机。

二、害怕批评或缺乏能力:有的人过分重视他人对自己工作的评价,因而产生忧虑反而干扰工作进度。有的人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觉得没有受过训练、不具备技术、缺乏完成某项工作的能耐,那么就会极力避开,直到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

三、完美主义者:设定太高的标准,不断追求自以为的完美,反而容易灰心丧气,有碍工作完成。

四、太乐观或不分轻重:以为可以在短暂的时间内完成许多事,兴冲冲的在周末前夹着鼓胀胀的公事包回家,直到假期结束又匆匆拎回办公室。或者不分轻重缓急,挑自己喜欢或容易的先做,却把最重要和最紧急的留到最后。

五、叛逆性的拖延:以自我为中心,按照自己的时间表来做事,拖延代表反抗,认为不应该受到截止日期的束缚。

对多数人而言,非习惯性的拖延行为并不是太大的问题,无须过度责怪自己,有时候可解释为人性本能的自我保护,可以借机喘息一下。

真正的“拖延症”患者

除了做事拖拖拉拉外,真正的“拖延症”患者会以“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的理由来合理化各种对自己有害的拖延行为。对他们而言,拖延是一种生活方式,并且发生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例如:账单忘了缴、所得税延迟申报、错过预定音乐会的门票。

拖延者往往自欺欺人,不按优先顺序处理事情,常挂在嘴上的是:“这件事明天我再来做”,或者“有压力我才能更有创造力”。但事实上到了第二天他们既没有紧迫感、也没有在压力下做得更好。

此外,拖延者也热衷于寻找消遣的娱乐,特别是不需要承担很多责任的,查看电子邮件就是绝佳的娱乐方式。拖延者费尽心思拖延正事,却把分心当作一种调节情绪的方式,其实只是在挥霍时间而已。

根据研究,大约有20%的美国人认为自己是“慢性拖延症”患者。有些心理学专家甚至认为,喜欢把今天就可以做完的事拖到明天,应该往前赶进度却尽量往后拖延,或是火烧屁股才勉为其难去做的人,其实就是得了“慢性拖延症”。不少学生总喜欢拖到要缴交作业的前夕才开始动笔,这就是典型的“慢性拖延症”。

如何解决拖延问题

要了解和解决拖延问题必须谨慎评估,究竟工作未能完成是基于哪些情况?如果只是不良的时间管理,那么需要学习和发展的是时间管理的技能。如果已经知道如何管理时间却没有善加利用,那么就可能掉入拖延的陷阱了。

如果无法合理化自己拖拖拉拉的行事态度,除了与咨商者或朋友讨论、求助外,也可以尝试下列改善之道:

一、目标要明确实际:不要低估工作份量或高估自己的能力。对工作的投入做诚实的决定,如果你只希望花极少的努力或时间在一个工作项目上,承认它!不要让罪恶感干扰你认清这个事实。当然,也要接受不同的努力随后有不同的成果。

二、列出事情的优先顺序:当你对自己该做的和什么时候该做更有概念后,你会比较容易掌控,也可以准时完成事情。

三、切割工作份量:整个工作看起来庞杂而有难度,但分成小部分就显得可行而好掌控。要合理的分配给每阶段足够的时间,不要操之过急。

四、人类天性定期需要多样化和放松:当完成一个目标,记得找时间奖励自己,做一些让自己快乐的事情,比如去吃顿大餐或者和朋友出去逛街游玩。

你是“拖延症”患者吗?其实可以自我判断。如果拖拖拉拉的行为只出现在局部生活,那你就不能算是患者。因此,不要动不动就以“拖延症”当借口,该有所行动时就要赶快动起来吧!◇(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一般人每天所面对的知识不断地推陈出新,上班族就像是一块海绵,必须不断吸收最新的资讯,加上业务量愈来愈多,无形中身体就产生了一股巨大的“压力”。压力对人们而言,有其好处和坏处,好处方面,使人们更加努力去完成该做的事;坏处方面,则会使人们生理与心理产生偏差,最后造成身心受创。
  • 容易紧张与怯场所影响的范围其实非常广。大至重要场合的演说及表演;小至一般性的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意见,都与容易紧张与否有很大的关联。因此如何克服紧张与怯场,将自己的紧张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也是一门专门的学问。
  • 根据研究显示,自1988年以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举例来说,罹患躁郁症的平均年龄是十九岁,比起一个世代以前,整整提早了十三年。事实上,许多学生在上大学以前就有明显的精神健康问题。令人不禁纳闷,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究竟为何?现在的大学生所面临的困境与以往的大学生有根本上的不同吗?现在的大学生是不是抗压力变小了?
  • 【大纪元4月8日讯】(据中广新闻报导)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在十七岁前就认真谈情说爱、单相思特定对象、或者过度迷恋偶像的少年男女,日后出现心理障碍问题的概率比较大。
  • 齐国有个姓国的人,因“盗”发家致富,宋国有个穷人向氏跟国氏请教秘诀,却因“盗”而遭殃入狱。他们两人的“盗”术为何有这般天壤之别呢?
  • 这一切听起来不错,但请记住,对于一些感觉自己没过过真正的大学生活并且正在努力建立友谊的学生来说,住在家里可能会很有挑战性。然而,有一些方法可以克服这些限制。
  • 一说到鸟类,人们可能会马上联想到飞行,但事实上,有些鸟类不会飞行,例如主要生活在南半球的企鹅。但既然这些鸟类被归类为鸟类,为什么它们不会飞呢?
  • 大学期间离开家住宿舍或租房住,即自由又独立,这个想法很诱人。然而,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住在家里是更好的选择,特别是如果他们的大学就在附近。
  • (图/小树文化提供)
    运用可爱故事,培养孩子同理心、学会管理情绪 增进情感表达、提升人际关系能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