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4月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怡君台北一日电)民进党前新潮流系总召段宜康等人今天提出民进党改革刍议,并指总统陈水扁应对总统大选失败负最大比例责任。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今天表示,民进党面临那么大挫败,大家应该同承担,若把责任归给某个人,民进党检讨不够彻底。
段宜康表示,民进党败选后检讨失败原因,享有最大权力的人要负最大责任,总统陈水扁对于民进党呈现的问题,应该要负最大比例责任,但很难做百分比的切割,大家应该要共同承担。
柯建铭受访时表示,民进党败选之后,从很多面向都可以检讨,而一场失败选举,检讨起来,好像每个动作都是错误,既然民进党面临那么大的挫败,应该大家共同承担,把责任归给某个人,对民进党的检讨是不够彻底的。
党籍立委叶宜津表示,位子越高的人要负的责任越重,按照比例是陈总统要负最大责任没有错,但立委责任也很大,也要负相当大责任,现在不应该针对个人,这些都是累积下来的,大家应该共同承担。
党籍立委李俊毅认为,执政应该要看成一个团队,执政团队要负比较大的责任,特别是中央的执政团队,但这并非陈总统一人的问题。
他认为,败选的原因应该是派系过度竞争、内斗,让党内失去团结的凝聚力,原因包括提名制度等,民进党在野时,派系可以分进合击,但执政后只能竞争无法合作,建议派系应该调整回竞争也能合作的状态。
他也说,失败原因还包括:与改革社团结合的失败、无法落实改革团体的意见,以及执政后,心态上不太愿意做耕耘基层的工作等。未来如何重新找回改革力量的空间,落实转型正义,他建议从提名资格及政策形成等都应该向社会开放,与改革团体合作,组成强有力的“在野联盟”,而非由民进党垄断在野人才的产生。
段宜康改革刍议中提及败选原因之一为清廉形象受质疑、个人操守问题恶化为全党的集体堕落。叶宜津表示,党内清廉问题,还包括派系的政商关系是否超越分际,应该要符合法律规范等。
李俊毅说,民进党处理党员清廉争议应该要考虑很多面像利弊,一起诉就开除,是否造成检察官治党?高道德标准要维持,但如何执行要细腻设计。而党员也应该要考虑党的形象,有义务自动向社会或中执会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