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陈冠宏说:“为了大家都有好成绩,晚自习时,同学会彼此鼓励,同学打瞌睡,都会互相叫醒,不会只为了拼个人成绩就不管同学。”当品牌观念建立之后,学生自发地珍惜自己也关照整体。
“……学生的母亲泪流满面,然后握着我的手直道‘多谢’、‘多谢’,父亲则满脸笑容的对我说,这是他们家族里第一个大学生。”在台南瀛海中学任教已28年的国文老师李黎贺回忆20年前,她到一位住在乡下的学生家贴榜单的经历
六年完全中学 注重品格教育
瀛海中学目前设有国中部27班,高中部21班,共48班。现任校长张复国表示,瀛海创校至今49年,一直坚持只办理普通高中,没有招收高职生,也没有设立夜间部,因此整体学风比较单纯。
作为一所六年一贯的完全中学,瀛海的发展基点从国中部开始,国中部优良的毕业学生,瀛海中学鼓励他们直升高中部。现在瀛海高中七个班级之中,有五个班是直升班级。
张复国校长肯定地表示,瀛海非常重视生活教育与品格教育,“瀛海要教导学生懂得自律与负责,进而善待别人、关怀别人。这样的学生,他们的人格成长家长看得见,因此把学生交给瀛海,家长会放心。”两个小孩都就读瀛海的吕俊良先生说:“老大就读之后,我觉得瀛海重视学生纪律,在正常的读书作息、爱的教育中,还有严格的品格要求,所以老二也让他直升瀛海。”本身从国中部直升高中部,目前已是高三的学生苏容说,几年下来,老师不只教课本上的知识,她深刻体会到“老师严格要求我们懂得做人道理的苦心。”
瀛海中学校友、国联法律专利商标事物所负责人何连国在瀛海创校45周年纪念时说:“我最感激母校老师的人格教育,这确立了他守法守分的性格,并得以成为终身为人处事之基础。”
升学成绩优异 五育多元发展
优异的升学成绩、多元的发展也是家长决定舍弃一、二志愿的公立名校,将小孩送到瀛海就读的原因。目前瀛海高中部每年考上国立大学的学生约占毕业生六成左右。
在瀛海任职已经27年,现任总务主任的田丁明就是很好的例子:“我的两个小孩都念瀛海,他们都读直升班,都考上顶尖的国立大学。为什么我把孩子带到这里?因为我知道瀛海能让我的孩子更加优秀。”田丁明主任还提到瀛海的一个特色:瀛海的学生很多都是属于“家族式”的,就是父亲读瀛海、儿女读瀛海,可能侄儿侄女也都读瀛海。“家族中谁来读了之后,人变乖了、大学考得又好,人传人、心传心,当然谁都想来。”
然而,作为一所私立学校,瀛海并非单单只把升学摆第一,而漠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张校长表示:“在瀛海,每个科目,包括艺能课、体育课,都是按照进度教学。”同时该校还实施所谓“五育证照”制,学生针对自己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参与过的各种校内、校外活动,如社团、才艺、自然科学比赛、美术、体育竞赛等等,都可以在这个证照中留下详实记录。“五育证照”的作法体现学校对均衡教育的重视,也让学生自然而然多元地发展自己的兴趣、才能。
国语文是学科之母
在各科能力的培养之中,瀛海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色是国语文能力的重视。张校长认为,“国语文是学科之母”,在所有学科学习当中,语文是基础,所有学科的学习如果缺乏语文根柢,成果将受到限制。张校长举例说明,现在考试题目很长,少则5、6行字,甚至10行的,如果阅读速度不够快,理解能力不够强,很难获得好成绩。
在这个理念下,学校为学生从国中到高中,规划6年的一系列阅读写作安排。除了课内部分循序渐进,配合教学进度的阅读规划外,在课外阅读部分,瀛海每班都设有班级书库,成立班级读书会另外还安排有“悦”读周,即每次段考过后一星期的早自修时间,学生可以拿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到学校阅读,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学生把阅读当作喜悦、享受的事,让脑筋有机会“放空”,接触不同于学科考试的知识,不但获得压力的纾解,进而可得到不一样的知识养分。
另一项落实国语文教育的措施是,学校帮全校国中一、二年级各班购买一套50本的“吴姐姐讲历史故事”,每个学生每星期轮流阅读一本,并和家长分享心得。如果是国中直升高中,国三期间还可以阅读50本中外名著。也就是说,一个瀛海直升班的学生,在进入高中一年级时,至少已经阅读过100本书,张校长说:“这对学生不但是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成就。我们瀛海学生出去至少语文能力比别人强,而且会保持终身阅读的习惯,这是一生受用的。”
品牌鼓舞学生 学生创造品牌
张校长表示,他办学很重视品牌观念。“瀛海要成为一个好的品牌,那么学校的每个人都必须是好的。”在这个品牌的观念下,整个学校从校长、老师到学生都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每个人对这个共同体,都是有责任的,当瀛海成为一个好品牌的时候,每位学生才会有荣誉感,做任何事才会用心。”
张校长以学校参加“APEC网路合作学习计划”为例,他表示这个学习计划是一个国际性比赛,其具体内容的产生需要结合电脑科技与英文能力,因此活动过程中,电脑教师和英文老师必须互相配合,而且学生要牺牲自己课余休闲时间,持续整个学期的努力。正是在师生为争取学校荣誉、创造瀛海品牌的理念下,彼此不断付出,才能从众多学校中脱颖而出,连续5年得到国际第一名。
当品牌观念建立之后,学生会了解自己作为学校的一分子,跟班上、学校的关系是如何密切重要。目前就读高三的陈冠宏谈到自己的经验:“为了大家都有好成绩,晚自习时,同学会彼此鼓励,同学打瞌睡,都会互相叫醒,不会只为了拼个人成绩就不管同学。”
品牌的追求,让瀛海学生发自内心地要求自己成为这个团体中更优秀的分子,因此他们乐于敞开心胸接受学校知识的传授、品格的熏陶,也因此他们容易在社会上成为受肯定的对象。他们的杰出表现不但成为瀛海最佳代言人,同时也回过头来圆融学校的优良形象,正是在这种良善循环中,瀛海渐渐地提升品牌。
向心力高 教师满怀教育热忱
学校要创造出一个优秀的品牌,其根本当然在于培养出优秀的学生。那么谁来教导出这些学生呢?瀛海今天之所以能成为受人肯定的品牌,一个重要的关键是老师团队对学校的向心力,以及他们源源不断的教育热忱。
教务处蔡璋嵘主任表示,瀛海很着重各学科的教学研究会,常常透过会议召开,在共同的讨论下,形成比较一致的教学方向。而且彼此借镜教学方法,新进的老师遇到教学瓶颈时,得以从资深老师或其他同仁中获取经验的传承与交流。此外,学校每学期都会举办一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例如“英文周”、“自然周”、“人文周”等等,所有该科的老师在这些活动的参与设计中,增加团队互动,这些活动都是一股正向的凝聚力量。
相对于严肃的教学活动,瀛海的老师也成立了各式各样的社团。辅导室叶仁俊主任说:“社团每星期聚会一次,或者是练瑜珈,或者是球类运动、茶艺切磋,老师们有轻松的、属于个人兴趣的共同生活,因此不会有疏离感。”在频繁的互动下,老师之间是朋友、伙伴,也像一家人,因此对这个环境就容易产生相当程度的认同感。人事室林念澎主任表示,目前瀛海老师的异动率,在全国算是相当低的。
学生的成长,则是老师教育热忱不灭最主要的动力。李黎贺老师表示,瀛海有一个很特殊的文化,就是毕业的学生经常会回到母校叙旧、表达他们对学校的感激。例如,一个学生告诉她,如果当初没有来读瀛海,他可能会成为街头的小流氓。“学生类似的反馈,让老师们觉得参与了他成长的过程而与有荣焉。”
李老师还举了一个例子,一位目前在台积电当经理的学生在结婚前带着未婚妻到学校看她,“这位学生跟我说,因为当时的校长经常在巡校园时捡垃圾,所以他也养成这样的习惯,看到地上有纸屑就忍不住捡起来。开始同事对他的行为感到纳闷,然而当这些同事了解他为什么会有这种习惯之后,都相当肯定他的行为。”
这些学生在社会上被肯定,连带的也肯定了老师、学校。当学生回到母校诉说这些事迹,老师们看到当初播的种子已经开花,这份参与感、成就感,让老师们愿意奉献出更多的心力,教导学生、栽培学生。 @*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