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阿嬷的灶脚 早期厨房文物展
【大纪元3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赖友容台南县报导)目前家庭中现代化的厨房让人已很难想像得到或看到以前农业社会的主妇如何煮3餐、灶脚吃饭的地方长成什么样子。“阿嬷的灶脚文物展”,可看到400年历史石制的洗濯槽,其中包含了食衣住行育乐器具,让现代的民众体验得真实,仿佛置身于50年前的阿嬷年代。
阿嬷的灶脚文物展活动于12日在嘉南药理科大的嘉南文化艺术馆揭幕,主办单位邀来文物收藏者朱南山现场解说,朱南山以俗语加上诙谐风趣的介绍,现场来宾大显身手体验古文物的使用,并品尝古早味的碗粿,让现场的氛围仿佛时光倒转回到从前。
来现场参观体验的该校学生表示觉得很新奇,有的认为祖先好有智慧,或震撼于以前的人以钉子补破碗的节俭。
文物展提供者朱南山表示,60岁的他由于使命感的驱使,一生中用所有家当收藏古文物,想为台湾土地留下纪念,目前他已经没有资金再购入,收藏的古文物虽然已数不清,但“嘴饱眼睛饿”还是停不下来。抱持着只买不卖信念面对古文物承传的问题时,仅表示顺其自然吧。
朱南山也提到祖先的智慧巧妙还包括语言精华,他希望政府或财团能努力保留下去。他说我们用的名称是有内涵的但多数人并不知道,如台语的“新补”(媳妇)是娶进门传宗接代生儿子的称呼,等等。
嘉南药理科大校长王昭雄表示,将透过导览简介的配合,让学生与民众了解50年前阿嬷的年代百姓生活的细节,加深参观者的印象和体会。虽然阿嬷的灶脚,在环保和生态的观念上,具有超现代化的优点,但今天的我们不可能也不愿意回到那个刻苦不便的年代,但可让民众感受到“简单自然也是一种幸福”。
文物展展陈内容,分为双孔大灶区、饭厅区、应景区、妇女家务区、古井区、各种炉具区、燃料区及其他飧具及炊具展示,还有石磨及多种手摇抽水机让学生亲手体验的动手体验区,并展出50年前阿嬷年代的生活剪影多帧。
“阿嬷的灶脚文物展”,展期自3月12日至4月30日止(上班时间),假台南县嘉南药理科大的嘉南文化艺术馆展出,由朱南山或解说员现场解说,展出时段欢迎民众莅临参观,丰富多样的文物,足以满载而归。
(http://www.dajiyuan.com)
阿嬷的灶脚文物展现场,将古早灶升起袅袅烟火,真实感十足。(摄影:赖友容/大纪元) |
碗筷篮。(摄影:赖友容/大纪元) |
早期冰箱。(摄影:赖友容/大纪元) |
大饭 石空。(摄影:赖友容/大纪元) |
朱南山讲解早期妇女洗衣兼照顾幼儿。(摄影:赖友容/大纪元) |
早期以担子当桌贩卖碗粿。(摄影:赖友容/大纪元) |
蕃薯签机。(摄影:赖友容/大纪元) |
(摄影:赖友容/大纪元) |
早期厨房的灶和挂在壁上供料理食物的器具。(摄影:赖友容/大纪元) |
调味组合。(摄影:赖友容/大纪元) |
女人的梳妆宝贝。(摄影:赖友容/大纪元) |
早期供盲人使用的手表。(摄影:赖友容/大纪元) |
400年历史石制的洗濯槽。(摄影:赖友容/大纪元) |
供吃饭的八仙桌。(摄影:赖友容/大纪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