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大纪元3月1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周永捷台北十日电)台湾师范大学教育评鉴与发展研究中心今天公布“我国工程教育评估”结果,计划主持人暨南大学资讯工程系教授李家同与会表示,台湾工程教育严重忽略“工程理解力”,偏离培养工程师的目标,各大学应开设实务课程,加强与产业界合作。
主办单位台师大教评发展中心表示,台湾半导体产业发展三十年,不仅市场阵地逐渐转移,人才也大量流失中,目前台湾工程教育培养的工程师是否能回应社会转型带来的挑战?工程教育该如何规划,避免产学脱节?这是学术节与产业界共同关心的问题。
计划主持人李家同今天发表研究报告表示,工程教育旨在培养一名能将理论付诸实现、维持工厂运转,并改进生产流程的工程师,但由于台湾工程教育严重忽略“工程理解力 (Engineer Sense)”的重要性,过分强调理论,产生大批不懂实务的工学院毕业生。
李家同进一步指出,造成台湾工程教育缺点的原因包括大学教授面临发表论文的压力、教学偏重理论;大学教授缺乏实务经验,未能培养工程理解力;台湾技职体系学校正往“大学化”方向发展,学生不愿碰实务;以及大学评鉴制度注重教师及学校发表的“SCI (科学引文索引)”论文等因素。
李家同强调,政府相关单位应向各大学工学院宣导“工程理解力”,工学院教授须使学生在学习理论外,也要对工程实务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其次,李家同呼吁政府必须修改目前的教授升等方式,并修改注重SCI论文发表的大学评鉴方式。
另外,李家同认为政府应将技职体系学校与大学有所区隔,并补助大学工学院设备及经费,尽量使每一课程都有实做练习的机会。
李家同呼吁各大学工学院都应开设实务介绍课程,如电机系可开设手机制作介绍的课程,并与产业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