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宋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盖士方穷时,困厄(1)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2)而侮之。若季子(3)不礼于其嫂,买臣(4)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5),瞻望咨嗟(6);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7),羞愧俯伏,以自侮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8)。
惟大丞相魏国公(9)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世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10),盖亦有年(11)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12)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音:到)(13),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音:滚免)(14),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15),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公在至和(16)中,尝以武康之节(17),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18)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19)。盖不以昔人所夸(20)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如何,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21)。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22正笏(音:户)(23),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24)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
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
昼锦:据《汉书.项籍传》载,项羽曾云:“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后以衣锦还乡为荣耀的事情。韩琦以武康军节度使身份兼相州知州,因相州是他的故乡,所以取项羽的话改“夜”为“昼”命名厅堂,以示荣耀。昼锦堂位于古城内东南营街。是宋代三朝宰相韩琦任相州知州时,在州署后院修建的一座堂舍。
1.困厄:穷困不得志。
2.易:轻视
3.季子:苏秦,洛阳人,战国时纵横家,说秦惠王以连横之策,惠王不用,金尽裘敝,去秦而归,嫂不为之炊。
4.买臣:朱买臣,字翁子,西汉会稽吴人。家贫好学,以卖薪自给,妻羞之,改适他人,后买臣显贵,妇惭,自缢而死。
5.骈肩累迹:骈肩,肩相并也。累迹,脚印相叠。形容人多拥挤。
6.咨嗟:叹息声。此为赞叹之意。
7.骇汗:惊骇而出汗。
8.衣锦之荣:比喻富贵荣归故里。
9.魏国公:韩琦,字稚圭,宋安阳人。仁宗时,西夏反,率兵拒战,名重当时,为相十年,为朝廷所倚重,后封为魏国公,卒谥忠献。
10.闻下风而望余光者:谓闻高风而下拜与瞻仰其风采者。
11.有年:多年。
12.夸:夸。
13.高牙大纛:居高位者的仪杖旗帜。形容声势显赫。高牙,大而高扬的牙旗;纛,以牦牛尾或雉尾为装饰的大旗,古时多用在丧葬大事及显贵人家。
14.桓圭衮冕:桓圭,三公所执之命圭;衮冕:三公所服之礼服。言富贵之至也。
15.金石:金,钟鼎彝器。石,碑碣石刻。金石指用以颂扬功德的箴铭。
16.至和:宋仁宗年号。
17.武康之节:韩琦于仁宗庆历末年,任武康军节度使,治理并州,至和二年,治理相州。
18.遗:赠送。
19.薄:鄙视。
20.昔人所夸:指项羽所言: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
21.夷险一节:太平及动乱时代,都节操如一。
22.垂绅:古代官员束在腰间的大带子。
23.笏:古代大臣朝见君主时所执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制成。
24.铭彝鼎:铭,刻记;彝,酒器;鼎,食器。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