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政要》选读(十八)
贞观元年,太宗皇帝对身边的大臣们说:
“自古以来,帝王凡是要兴建工程,必须顺应民心。从前,大禹凿开大山,疏浚天下江河,耗费人力非常多,却没有人埋怨,就是因为老百姓希望这样做,他顺应了百姓心愿的缘故。秦始皇营造宫殿,人们纷纷指责怨恨,就因为他是为了满足私欲,违背民心的缘故。我最近想造一座宫殿,材料已经准备齐全,但是一想起秦始皇的往事,就不再兴建了。古人说过:‘不要做无益的事去损害有益的事。不谋求满足私欲,不使民心混乱。’因此可知谋求私欲,民心必然背离。比如精雕细镂的器具,珠宝美玉奇服珍玩,要是放纵自己去骄奢享用,那么国家危亡就会马上到来。从王公以下,住宅、车服、婚娶、丧葬等,凡是按照官职品级不该使用的,一律禁止。”从此二十年间,整个国家风俗简朴,人们衣着不追求华丽,然而物资富饶,民众没有饥饿寒冷的祸害。
贞观二年,公卿们上奏说:“按照《礼记》的说法,夏季最后一个月,可以居住在高台楼阁上。现在暑热未退,秋季的连绵大雨又刚刚开始,皇宫中地势低下潮湿,请为陛下营建一座楼阁来居住。”太宗皇帝说:“我患有哮喘病,怎会适宜居住在低洼潮湿的地方?但若是同意了你们的请求,花费实在太多。从前汉文帝准备构建露台,为珍惜相当于十户人家财产的费用,就没有兴建。我德行赶不上汉文帝,而耗费的财物却超过他,难道这就是作为百姓父母的德行吗?”公卿大臣再三奏请,太宗始终没有答应。
岑文本担任中书令时,其住宅低矮简陋,没有帷帐等装饰。有人劝他购置家产,岑文本叹息说:“我本来不过是汉南一个普通百姓,没有立过一点战功,只靠着舞文弄墨做到中书令,这已经是到顶点了。我享有很高的俸禄,心里已经很不踏实,哪敢谈什么添置产业呢?”劝告的人感叹着退了回去。
户部尚书戴胄去世,太宗皇帝因为他家的住宅简陋,连个祭奠的地方都没有,就命令有关部门特地给他建造一座庙。
温彦博任尚书右仆射,家里贫穷,居室没有正厅,去世以后灵柩停在侧屋。太宗听说后很感叹,立即命令有关部门给他建造正厅,赠送优厚的财物为他办理丧事。
魏徵的住宅原来没有正屋。他得病的时候,太宗皇帝正好准备建造一个小宫殿,就停下工程,用这些材料给魏徵建造正屋,五天就竣工了。太宗还派遣宫廷使者带着素色的褥子和布制的被子赐给魏徵,成全他节俭的美德。
转载 正见文章: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8/1/31/50717.html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