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11月5日讯】(大纪元综合报导)海基会与海协会昨天下午正式签署4项决议,食品安全协定包括:即时讯息通报、即时下架、提供实地了解的便利、督促责任人妥善处理纠纷等9项条文,并且就确保受害人权益给予积极协助。疾管局副局长林顶认为,两岸食品安全协定,原则上可以解决食品安全通报不顺畅导致的弊端,但如何让协定不是徒具形式,两岸都必须有诚意的落实才行。
协议签署后7天内就会生效,之前发生的大陆乳制品验出三聚氰胺事件,也受这份协议保障。卫生署和对岸交手,中共的记录一向不良。这次911毒奶事件公布,原来已经掩盖了好几个月,3月份就知道出事了。
中国大陆禽流感的检体不肯提供给世卫,再上一次是SARS疫情的恶意掩盖。疾管局相关官员指出,2003年爆发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后,大陆曾承诺发生重大疫情时会主动通报疾管局对话窗口,虽然之后疾管局和相关单位曾接获大陆几次有关禽流感等重大疫情通报,但结果却令人失望。
据中央社报导,疾管局副局长林顶说,“疾管局接获疫情通报的时间只比媒体早半小时左右”,而且只有一纸新闻稿,没有疫病传染途径、对象、区域等详细讯息,“比记者知道的还少”。
与大陆有交手经验的卫生署疾病管制局,因为过去多次在疫情、食品安全通报上吃过闷亏,一直主张争取成为世界卫生组织观察员、会员,才能真正确保台湾人民身体健康。
食品安全与防疫资讯处理都重视时效与源头管制,卫生署先前只能从外电报导、友邦通报才知道“最新”的疫情、食品安全讯息,设防往往慢半拍。
两岸食品安全即时讯息通报,实际运作能否达到时效要求,仍有待验证。
消基会:协议无助提高食品安全
消费者文教基金会董事长谢天仁说,其中有关食品安全协议的内容不具体,从检验机制到赔偿都没谈到,都庆案也仍无具体回应,显示中国大陆的食品安全观念与台湾落差很大,此协议无助提高食品安全,他呼吁民众在购买食品时,仍要保持戒心。
据中央社报导,谢天仁说,江陈会签署涉及食品安全的协议内容,看起来是以讯息通报交换与业务交流为重点,但是“完全没有具体内容”。
他表示,消基会在江陈会前,已要求应对中国大陆进口食品建立完整5大机制,包含安全进口机制、流向管理机制、检验机制、通报机制及赔偿机制,但是4日签署的协议内容,连检验控管与平台建立、赔偿机制都没有具体内容,“这个协议是签署着好看,实际帮助有限”。
谢天仁提醒消费者,假如民众期待这项协议能对台湾自中国大陆进口的食品安全有正面效果,恐怕“落差很大”,消费者购买食品时还是要保持戒心。
关于中国大陆都庆公司的原物料是否污染台湾金车公司产品?是否要赔偿?海协会4日尚无答复,但强调都庆没有人为的添加三聚氰胺。谢天仁说,不论是否有人为的添加,法律责任都是一样的,消费者关心的是有没有含三聚氰胺;此事显示中国大陆食品安全观念跟台湾落差很大。◇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