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1月2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吴素柔台北二十二日电)中国国民党总统参选人马英九今晚接受中央社专访表示,台湾政治的族群因素越来越淡化,如果选战再打这个议题,“利基越来越少”;身为“台北囝仔”,下乡长住补该补的学分,“发现南部并没有排斥我”。
总统大选倒数计时,族群牌、台湾意识常是选战重要因素,如何看待这个议题?马英九说,“我的台湾意识很强,我也是台湾人”,不应去创造一个“稻草人”,说这是外省人。
马英九说,两次台北市长选举他都赢,显示市民对他非常肯定,“我哪里不是台湾人”?如果对手在选战中再打族群议题,利基越来越少,因为台湾的政治越来越淡化这个趋向。
他指出,第一次台北市长选举,他赢总统陈水扁八万票,第二次选举赢对手李应元三十二万票,现任市长郝龙斌则赢对手谢长廷十七万票,此次北市立委选举国民党则是“八仙过海”,台北再怎么不一样,七成也是所谓本省人,而桃园、北县、台中市也都是类似状况。
马英九表示,如同立委颜清标所说“分什么外省、本省,妈祖也是外省人”,族群这个因素在选战中会逐年递减。
他说,下乡长住补该补的学分,发现南部并没有排斥他,下乡主要是深入了解台湾的创造力、生命力,例如以前讲劳力密集是夕阳产业,但北中南都有劳力密集产业做得很好的,让他惊艳;例如屏东养石斑、高雄种火鹤、彰化生产裤袜、桃园制作洋伞,都不是比劳力,而是比设计,将来租税奖励方向,应从产业别调整到功能别。
马英九也主张,中研院应在台中设分院,同时也要让南部地区分享北部科技研发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