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国内 博彩平台-博彩网站推荐-美国网络赌博合法吗

旷野

文、图/廖慈伦
【字号】    
   标签: tags:

我目前任教的学校(环球技术学院)位于云林县斗六市,拥有湖山及嘉东两校区。早先创校时的湖山校区是个环境优美的山坡地,紧邻颇负盛名的湖山寺。

到湖山校区,大抵需从大学路右转荣誉路,车行约5-6分钟经过梅林社区后再左转进入。怕迷路的人,只要顺着湖山岩山上的弥勒大佛方向行进便是。这条路线我走了11年,直到学校搬迁到距市中心较近的嘉东校区为止。

其实,我蛮怀念那长长的荣誉路。除了有时齐人高的蔗田会挡住视线外,大多时候的荣誉路两旁望去是一片平坦而辽阔的田野,最远处散落着绿林围绕的村家。车行过了梅林桥之后,正前方出现的是湖山岩一带的小丘陵,金灿灿的弥勒佛就坐落在浓郁的绿林山上,相当醒目。

若是雨过天晴时,风情又不同,远方除了熟悉的绿色山丘外,更远处又可看到蓝天白云下那层次分明、带着灰蓝淡紫色调的中央山脉。这时的荣誉路,对我而言,总是充满了魅惑,让人不想进学校,以为直直地往前开去,就可以进入眼前美丽的山景里。

而我又特别喜爱秋冬时节的荣誉路。黄昏下班回家的路上,一眼望去,地平线很低,上方广阔天空中的夕阳和霞彩更显得壮丽。这时道路两旁的田沟里和田地间,到处可看见一种矮小、丛聚、似秋芒的不知名野草,其尾端似芒花,但呈红紫色,在夕阳的辉映下透出紫红色的光芒。回家路上,若是没有其他车辆,我总会偶而放纵一下自己的眼睛去观赏眼前的美景。

这张画大致描绘了秋日荣誉路旁的黄昏景象。其中最特别的是近景那些休耕的田地,因长满了那不知名的小草花而变成紫红色,看来稀奇又美丽。像这样极其单纯、简洁的构图其实也是我少有的尝试,无非希望能更强而有力地传达出天地间那既辽阔又壮观的感觉。而如此单纯其外、丰富与壮阔其中的表现形式,其实相当程度地反应了,我对自我生活形态和自我生命内涵的向往与追求。◇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台湾土生土长的菅芒花 ,确实无香无味只有拼命在逆境中生存下去的坚强,除此之外,它毫无花朵的美貌优势,永远生长在最贫贱的土地上。它耐寒、耐热、耐潮、耐旱,风吹吹不断,种子随风散,落土就开,遍野满山;每年秋冬,荒林野外,满山的菅芒花生命力强韧的在风中急遽摇摆,奔腾着一片萧瑟诗意,那是另一种旷野的美感。
  • 一枝梅,屹于旷野。在银色的月光下,迎风起舞。
    雪霁无声,洒落一地菕茫,覆盖了尘世的喧嚣。
  • 今年清明节,我们无法回去扫墓,但我忽然明白,清明的意义从来不只是一束花、一炷香。真正的祭奠,不只是铭记逝去的亲人,而是在心中点燃一盏不灭的灯;是不让那些遭迫害的生命被遗忘,让他们的信仰得以延续;是让活着的人依然怀揣希望,更是坚守他们未能走完的路,让正义与真相薪火相传。
  • 清明,把死去的和活着的人连在一起,阴郁而沉重,它让人的感情变得脆弱。对故者的缅怀,对生命的思索,在生与死的对话中禅透生之意义。心灵由阴郁而透明,进而变得轻松、愉悦。
  • 东方文化陀山鹦鹉的名言,应沿袭原话为好:尝侨居是山,不忍见耳!鹦鹉的境界亦于此,陀山曾经拥有,今生弥足珍惜!故乡常州为笔者曾居地,我将其揣入怀中,时时因故人的遭遇和幸福唏嘘雀跃。
  • 时下正当春天,虽然我生活的这片土地上花儿尚未绽放,树木也是萌芽状态,但鸟儿婉转的鸣叫,已唱出春天的喜悦。融入春天,自然,心中也有了春天的风景。
  • 余先生的一句话让笔者心有震悸,事关余先生老家安徽曾派一代表团赴普林斯顿,想说服先生回国看看,因他公开表示八九事件不平反就不回国。故乡来人劝道,回一趟便能解除乡愁。先生急了,怼出一句——我没有乡愁!
  • 漫步林间小道,穿过亭廊幽径,听着叮咚的山泉水,迎向轻柔抚面的风儿;但见鸟鸣山翠,花木蓬勃,白云绕山岗,飞絮舞流韵。
  • 是不是每一个生命,对春天都有一个约定?就像花和草,都在静静地等待。等待中,蓄积着力量,等待中,膨胀着希望,强大着信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