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鱼群暴毙
【大纪元1月1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卢太城台东县十四日电)绿岛鱼群暴毙原因,初步调查报告出炉,计有二十六种珊瑚鱼和浅水鱼死亡;有可能是安非他命等毒品或是氢化物,破坏鱼群觅食,导致“耗尽体脂”饿死。
绿岛北面海边,也就是从绿岛灯塔至人权纪念园区三、四公里海域,从去年十二月二十日开始,渔民发现鱼群暴毙海边和水面上,且是陆续暴毙,并非同一时间死亡,死因离奇,地方议论纷纷。
台东县政府和海巡署委托水试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调查,结果出炉。
根据陈正平博士的调查,死亡的鱼种累计至一月五日,多达二十六种鱼,其中以大型鹦哥鱼和鼻鱼最多,星鲙鱼次之,夜间死亡的时间较多。
根据海洋生物中心的检验报告,鱼群暴毙原因并非钓具、网具、或是电炸鱼所引起,也和地震、水温等自然因素无关。但是死鱼的腮盖出现红肿现象,且消化系统没有食物,显示死亡前应有一段时间未进食,导致“耗尽体脂”饿死。
台东县政府渔业课表示,综合专家的意见,引起鱼类无法进食的原因有可能是氰化物、农药,以及安非他命、FM2等毒品。且这些“物品”尚在海域内,慢慢散发,让鱼群在睡梦中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