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猱绰注的原乡

古琴世界:浅论古琴琴派(下)

唐翠蓉
font print 人气: 39
【字号】    
   标签: tags: ,

(…续)依据日籍学者三谷阳子博士所发表论文“东亚琴筝之研究─琴乐历史的变迁”中,曾着墨1956年查阜西先生带领中央音乐学院古琴采访小组所做的古琴采访工作,其工作报告中,记载了八个不同的琴派:泛川、诸城、广陵、九嶷、岭南、新浙、浦城、凤阳。此采访报告即以地域性观点分类。

近代由于交通工具便捷,琴人互通便利,不仅缩短了区域的距离,更因成立琴社和有声资料的广泛流通,以及师承、传谱的交互影响,形成个人独特风格,如管平湖、吴景略及查阜西等。

管平湖1897-1967,名平,字吉庵、仲康,号平湖,江苏苏州人。弹琴学画得于家传。对古琴艺术研究极深,承自九嶷派杨宗稷、武夷派悟澄老人、川派秦鹤鸣,融会创新自成一家,琴坛誉之为“管派”。以“流水”著名。曾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著有“古指法考”,对指法研究、打谱、斲琴方面贡献卓著。

吴景略1907-1987,名韬,号缦叟,江苏常熟人。著名古琴演奏家、音乐教育家。曾任中央音乐学院古琴教授。吴氏幼时学习琵琶、三弦、二胡、笙箫等。1927年习琴,师从王端璞和李明德。1936年加入查阜西先生创立之上海今虞琴社。吴氏从事作曲、编曲、打谱、演奏、教学、著述、斲琴等工作,对古琴音乐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且影响深远。演奏方面集广陵、川、浙、九嶷、梅庵等琴派特色而自成一家,尤善于“渔樵问答”,获得“吴渔樵”雅号。琴界誉之为“吴派”。

以下将上述形成于各代之重要琴派整理略记如下:

1.南宋-民间:浙派(浙江杭州):郭楚望。吴派(江南)。文人清客:京师派(汴凉、开封)。江西派。两浙派。
2.明-浙派─徐门浙派:徐天民。松江派(上海松江)。熟派(琴川派,虞山派,江苏常熟):严澂。江派(江左南京)。绍兴派(浙江绍兴)。
3.清-虞山派(江苏常熟)。广陵派(江苏扬州):徐常遇。中州派(河南一带)。岭南派(粤派,广东)。金陵派(南京一带)。
4.近代-泛川派(蜀派,四川)。诸城派(鲁派、梅庵派,山东诸城)。新浙派(江南)。广陵派(江苏扬州)。九嶷派(北京)。浦城派(闽派,福建)。岭南派(粤派,广东)。凤阳派(安徽)。

查阜西统计的八种琴派中,以“新浙派”和“凤阳派”之名今少见延用。以苏璟(曾辑《春草堂琴谱》1744)为首的“新浙派”,其师承范师竹、释开济,以“渔歌”、“潇湘”、“平沙”、“高山”为代表琴曲,似乎有浙派、虞山派的传统;“凤阳派”其渊源不详,只知以马秋潭(生平不详)为代表琴人,擅长曲目有:“梅花三弄”、“忆故人”、“醉渔”。

(完)(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琴派的定义,不论从地域性的分野或是以师承传谱为宗,都是指琴乐表现的风格而言。1.有迹可循的师承渊源 2.有代表性的琴曲 3.有代表性的琴人 4.有代表性的传谱等要素已经成为近代琴乐派别研究的重要依据。
  • 在各地一些出类拔萃的著名琴师,他们精湛的琴艺表现为当时人们所效法学习,经过师徒相传,保持着稳定的共同点,而形成流派的重要因素。
  • 古代的风景画或人物画中有建筑物的构图,依赖界尺将建筑物的飞檐、楼阁、楹椽等画得唯肖唯妙,这种有直线的画,称为“界画”。
  • 在台湾近代诗书画艺坛,黄水文一生低调,作无形之画--诗,画有形之诗--画,在诗书画中自得其乐。他的画作存留甚少,但在精不在多,得到典藏,也曾作为邮票之画发行;他的诗句得到故乡诸罗山水共鸣,常被桃城(嘉义)后人选来吟唱;他的书法以隐名的姿态留存于嘉义市中山公园尊师亭。综观其人一生平凡中有不凡。
  • 夜曲Nocturne这个名词来源于拉丁文,有“夜神”的意思。夜曲最早出现于十八世纪的意大利,是主要供钢琴演奏的一种浪漫情怀的的特性小品。它和小夜曲(sérénade,傍晚演奏的声乐曲或是器乐曲),以及多乐章组曲的“嬉游曲”(divertimento,器乐曲)是相同的风格,都是适合夜晚以及户外演奏的曲风。
  • 台湾美术界在1950后期到1970前期爆发传统国画与本土胶彩画路线之争,黄水文不愿卷入争议, 从1960年至1980年二十年间退出省美展,因此在全台逐渐失去知名度。在1960年至1970年的十年间,他开始将水墨融入胶彩画中。他的书迹留在嘉义公园尊师亭上依然可见。
  • 台湾近代艺术家黄水文(1914–2010年)诗书画三绝,但少为人知。他的处世为人自然质朴有如隐士,从不出画册,也未收徒,服务于嘉义县中32年当美术教员,作品极少面世。近日(2025.1)《嘉义市文献》第26期,刊登黄健次先生历经几年精心整理所撰〈黄水文诗书画补遗〉,填补了台湾近代艺术史的一块空白,本刊有幸取得黄健次先生所撰简要版在此发表,以飨读者。
  • 台湾故宫, 故宫, 岁时吉庆, 节令文物精粹特展, 故宫特展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黄历新年应景的“岁时吉庆—院藏节令文物精粹”特展,“透过精选的院藏岁时文物,一览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时序变化、节庆习俗,陪您过个知性蛇年。”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会说故事的图画”特展,展期至明年1月1日,以“故事画”或“叙事画”为主要展件,希望呈现“图像”能够超越文字描述、为观众提供更丰富讯息的潜力与特性。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9月推出古籍善本选粹新展:“四通八达——古代道里交通图籍展”,呈现丰富多元的古地图世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