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8月3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郭芷瑄屏东县三十日电)垦丁国家公园正值大型陆蟹降海产卵的生殖高峰期,国家公园管理处除由保育人员与国家公园警察加强巡守,防止民众捕捉陆蟹外,首度发动保育志工及当地居民进行护蟹行动。
垦丁国家公园是台湾陆蟹种类最多的地区,近年来环境的变迁,陆蟹数量有减少的趋势,为了维护垦丁陆蟹多样性的永续,垦管处今年在处长施锦芳的指示下,首度启动全方位的陆蟹保育措施。
垦管处邀请了国内陆蟹研究学者、湿地保育联盟、公路总局、海洋生物博物馆、屏东县政府教育局、营建署国家公园组、国家公园警察大队垦丁警察队、当地乡镇公所及村里长一同参与,从公路设施所造成的陆蟹降海障碍、栖地维护至环境教育活动等,进行系列护蟹行动。
大型陆蟹生殖期在夏、秋两季,为配合潮水的涨退以利稚蟹扩散,母蟹多在月圆前后降海产卵,垦丁国家公园台二十六线公路沿途最常见的陆蟹为毛足圆轴蟹,因为有利可图,近两年民众捕捉大型陆蟹的现象较以往为多。
为了防范民众捕捉,垦管处除由保育人员与国家公园警察共同加强巡守外,并发动保育志工及当地居民进行护蟹行动,垦丁国家公园今年首度招募保育志工,护蟹巡守是他们的首次任务。
由于陆蟹要到海里产卵必须从栖息地,穿过马路,不少陆蟹就在穿越马路时被车子辗毙,垦管处每年都会举办保护陆蟹过马路的活动,藉以宣导保育观念,但多针对游客,今年,首度向当地居民宣导,在最常见陆蟹过马路的香蕉湾,当地部分居民已开始配合护蟹行动。
居民除随时观察陆蟹动态与垦管处联系外,也主动护送螃蟹过马路至海边产卵。垦管处表示,中元节的陆蟹保育巡守并未见民众捕捉陆蟹,公路沿途倒是见到不少赏蟹游客、护蟹居民,以及陆蟹研究人员进行调查工作。
垦管处在垦丁社顶部落推动夜间生态旅游,以部落居民当解说员,结合观光、民宿业者,进行套装旅游,实施两、三个月来,为社顶部落居民增加了收入,因此,给了其他社区居民刺激和鼓励,生态即观光,陆蟹栖息地居民首度为陆蟹展开保护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