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处台北大稻埕商圈内的迪化街,曾经是繁华的货品集散地。相信至今,也是吧。
狭窄的石板路面上,车辆或行人在交会时,不免要放慢速度。无论从何处欣赏,都像是慢动作拨放着,酬谢神明的老电影片段。
小巷内的中药材行,沿着拉起的铁门前方,聚拢着数十个敞开的塑胶大袋。就定位的成堆药材,一气呵成地错落成层层山峦。
几撮玫瑰花味与迷迭香气,在落有灰尘的塑胶布覆盖下,敌不过当归片儿从苦中窜出的甘甜。
中药行老板娘低垂着眼,挑拣着药材的手没停歇过,一张一合的嘴也不打算停下。立在梁上的鹦鹉,有模有样地向主人学舌着。
人鸟的双声叮咛,一前一后地回荡在小室里,最后总能使你不记下也难。
一座巴洛克式的年货大楼,被霞海城隍庙搭起的棚架团团围住,穿梭其间的善男信女们,人手各持一束棕色的线香。
阴而不雨的天空底下,一阵袅袅焚檀自香炉里燃起,凭借着呛人的一片模糊,探手抹去中西的界线。
迪化街的风光,曾经乘着远行的商船,烙印在现代的历史课本之中。
宁静午后,你接过另一个店家递来的青草茶。还饮不到半杯,略带香辛的口感,便已成功地冰镇住喉头的燥热。
摇着草编扇子的老先生,悠闲地坐在南北货行前,将一条可口的鱿鱼丝塞进你的手中。
不分男女、不分老幼,精打细算之余,还带点儿朴实的笑容,远在上个世纪,远在你有记忆以前,就挂在他们的脸上。
相信至今,也是吧。 @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