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歌艺苑】音乐组图:无求

--大提琴与钢琴的对话
曲、大提琴/孙湘青;钢琴/解晓菁

(图/柚子)

font print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20日讯】
表达出修炼人在魔难中仍然平和高贵、宁静无求。
Real格式:在线收听 | 下载收听 | MP3格式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自由时报记者佟振国/埔里报导〕“我要捐钱帮助台湾有需要的人,”在南投县埔里镇担任看护工的越南籍女子范氏绿,捐出两年来工作所得的一半台币十万七千多元,帮助缴不起营养午餐费的学童及弱势老人。范氏绿在越南有三名幼子要抚养,经济负担不轻,但她强调家里够用就好,无欲无求的大爱,令人动容。
  • 澎湖著名的牡蛎养殖业,周一晚间一场大雷雨,造成即将收成的牡蛎损失惨重,全澎预估损失产值与设备约五千万元以上,县府农渔局已计划报请渔业署核准天灾补助,今年恐将无牡蛎可以食用,业者怀疑为海上龙卷风造成,同时质疑与周一深夜在高雄出现的瞬间十三级强风有关。
  • 前几天,有一个同事突然问我:“你的薪水并不比我多,但是我看到你和你周围的朋友都无忧无虑,心态洒脱,好像没有任何精神压力。你能告诉我你们有什么秘诀吗?”看他那副诚心求教的样子,我平静的微笑着回答他说 :“我心无所求,你能做到吗?”他马上露出一副为难的面容回答说:“那怎么可能呢?这几天一直很疲劳,明天还要上班;孩子前天数学考试不及格,这事还真不知道怎样处理才好;最近信用卡消费的太多,银行的存款已经不够用了...这么多的烦心事你让我怎么安静的下来吗?我如果不去追求,岂不是活得更惨?” 我平静的回答他说 :“你只有心中无所求了,才能真正活得洒脱。”于是我向同事讲了下面这样一个故事。
  • 清澈的如临仙境、如沐清风般的宁静与静谧的音乐,要求有印第安人的笛声,悠扬的、具备强大穿透力
  • 德国圣多玛斯教堂前的巴哈雕像。(Shutterstock)
    “复格”的源起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2),在巴哈时代达到了最高峰,之后虽然逐渐没落,但是这种艰难的音乐形式却常被后来的作曲家视为一种能力的挑战。
  • 威尔第(Verdi)的歌剧作品《马克白》(Macbeth),于2007年萨翁林纳歌剧节(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领域)
    随着美国革命的消息传遍欧洲各地,诉求个人自由或民族主义的思潮,冲击着社会各个领域,连艺术界也不例外。古典音乐从上一个时代的形式规范过渡到充满无限可能的浪漫主义时期(1830—1900年)。歌剧,尤其体现当代潮流。
  • 清音若莲——净泉音乐原创
  • 夜曲Nocturne这个名词来源于拉丁文,有“夜神”的意思。夜曲最早出现于十八世纪的意大利,是主要供钢琴演奏的一种浪漫情怀的的特性小品。它和小夜曲(sérénade,傍晚演奏的声乐曲或是器乐曲),以及多乐章组曲的“嬉游曲”(divertimento,器乐曲)是相同的风格,都是适合夜晚以及户外演奏的曲风。
  • 【音乐】春王正月——净泉音乐原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