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国舞:元代之《十六天魔舞》

作者:茹之
font print 人气: 392
【字号】    
   标签: tags: , , ,

元代,很多皇帝信奉神佛。元顺帝时期制作了赞美佛的乐舞《十六天魔舞》,舞蹈主要讲的是十六位天魔以菩萨的容貌出现,迷惑世人,后来被佛陀降伏的故事。

《元史·顺帝本纪》记载:顺帝用宫女三圣奴、妙乐奴、文殊奴等十六人舞《十六天魔舞》。她们的服饰是:头垂发数辫,戴象牙佛冠,身被缨络,穿大红绡金长短裙、金杂袄、云肩、合袖天衣、绶带鞋袜。手里都拿着法器“加巴剌般之器”,其中一人执铃杵奏乐。舞时,舞者一手持法器,一手打手印,双臂翻舞,变化多端。有专家认为,敦煌465窟元代舞蹈壁画,可能与该舞有关。此外,还有由十一个宫女组成的伴奏乐队,头梳练槌髻,勒帕,常服,或用唐帽、窄衫,所奏乐用龙笛、头管、小鼓、筝、緌、琵琶、笙、胡琴、响板、拍板。

元周宪王宫词有:“背番莲掌舞天魔,二八华年赛月娥。本是西河参佛曲,来把宫苑席前歌。”

这个舞蹈只有在宫中做佛事时才进行表演,“宫官受秘密戒者得入,余不得预。”

──转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当您造访南投清境农场,在欣赏过青青草原成群的绵羊,观赏过剪羊毛秀后,发现具有特殊风格的民宿中竟然有老人悠闲的吸着水烟筒,餐厅内提供的是傣族摆夷风味餐,墙上挂着的照片中人穿着傣族传统服饰,附近小学有人练习着傣族舞时是否想过,在南投山区为何会出现云南傣族摆夷人?傣族文化内涵又是什么?
  • 源远流长、浩浩荡荡的长江和黄河,这块富庶广阔的中原大地,韵育出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华夏文明。从伏羲帝之史官仓颉造字,发展出全世界至今唯一能表达意涵的文字;当全世界的国家在君主政体时期的领袖都称国王,唯独中土自三皇五帝起都称皇帝,这些非凡意涵点出了这个创造人类辉煌文明的国度——中国,自始以来就受着天上众神的瞩目。
  • 【大纪元4月3日报导】(中央社台北三日电)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部门近期在对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古城附近一经济园区地下古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过程中,共清理发掘战国至元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古代墓葬三百八十五座。 新华网报导,这些墓葬中战国墓数量最多,有两百八十五座,其余为秦汉时期、魏晋时期和辽、金、元时期的墓葬。
  • 【大纪元4月5日报导】(中央社莫斯科四日法新电)意大利石油公司埃尼(Eni)今天以五十八亿一千万美元代价,买下俄罗斯尤克斯石油公司资产。
  • 唐代大部分皇帝或信道,或信佛,因此也制作了一些崇道尚仙类的舞蹈。德宗贞元年间(785-804),就制作了《八卦舞》。从舞蹈的名字就可以看出,这个舞蹈与道家有着密切的关联。
  • 被称为“影子女士”(Shadow Woman)的宝琳‧本顿(Pauline Benton),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美国皮影戏的表演者之一,她在纽约创办了红门剧社,将中国濒临式微的传统皮影戏在美国发扬光大,甚至受邀赴白宫演出。然而在她弥留之际,红门剧社的风光已不如从前,她没有后代,她留下大量的皮影戏遗产何去何从?
  • 1923年,宝琳‧本顿(Pauline Benton)到北京探望在燕京大学任教的姨妈时,被中国古老艺术——皮影戏深深吸引。这位美国女孩终身未嫁,用尽一生的心血投入到皮影戏的创作、演出中,她在纽约创办了红门剧社(Red Gate Shadow Players),甚至在罗斯福总统执政时期受邀赴白宫演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