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4月18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钟丽华/台北报导〕建构台湾历史的主角,不一定是党政军要员,各行各业菁英默默耕耘奉献,他们正是“台湾奇迹”的缔造者。国史馆打破以往口述历史局限于党国大老,首次为二十领域、二百人留下文字纪录,第一阶段完成农业部分的“出类拔萃人物访谈录”,今天将正式对外发表。
涵盖20领域 共2百人
国史馆长张炎宪表示,国史馆从一九九一年开始推动口述历史工作,已有十五年的时间,主角仍不出政治人物,但“历史不是只有政治人物的历史,应是社会公众的历史,各行各业都可站在历史舞台”;尤其二十一世纪是建立“典范”的时代,创造台湾典范者,应来自各界优秀人才。
有鉴于此,国史馆前年开始推动“战后台湾出类拔萃人物口述历史访谈计划”, 在农林渔牧、环境复育、文化艺术、社会服务、医疗生技、观光教育等二十个领域,挑选代表人物作为访谈对象,以人为经、叙事为纬,相关纪录将纳入“国家历史资料库”,并作为写史的参考。
张炎宪坦承,整个计划相当庞大,恐怕五年、十年也做不完。目前已陆续访谈二十余人,有关农业部分去年整理完成,包括农业种苗类的陈文郁、林俊义;农业外交类的谢顺景;水产养殖类的黄丁郎、林烈堂;农田水利类的徐金锡、甘俊二,这也是国史馆第一批出版的出类拔萃人物访谈录,年底将完成科技类。
张炎宪指出,这些出类拔萃人物,在自己专长领域默默耕耘,不爱出锋头,也非媒体焦点,台湾民众可能连名字都没听过,甚至不少人还谦辞国史馆的访谈计划,但他们年纪相当大,必须尽快“抢救”,才能建构完整的台湾历史。
张炎宪也说,虽然知名企业家如张忠谋、林百里、王永庆等人对台湾也有所贡献,但考量他们资源丰富,各方抢着为他们做传,国史馆也不必在此耗费人力与物力,因此将这些人排除;至于台湾之光王建民、新出炉的棋王周俊勋等人则还年轻,前途大有可为,现在恐怕只能写“前传”,但未来也不排除纳入国史馆的出类拔萃人物。
圣女小番茄 西瓜大王陈文郁杰作
●西瓜大王陈文郁(一九二五年生,台南永康人 )
从十七岁就钻入种苗育种,至今已六十五个年头。成立的“农友种苗公司”,是台湾第一个民间的种苗研发团队,育成推广的蔬果种苗品种高达一千多种, 国际知名的“圣女小番茄”,也是出自他手;不过,西瓜仍为其研发团队主力,创造出二百零五种的西瓜品系,拥有全世界最完整的西瓜种原库,以黄皮红肉的“戴安娜”最负盛名,将台湾西瓜推向国际农产舞台。
●台湾养虾先锋黄丁郎(一九三三年生,高雄六龟人 )
虽然只有高职学历,但却成功繁殖斑节虾并培育成苗,同时进行草虾的人工繁殖与试验,促成草虾企业化量产,造就台湾“草虾王国”的空前盛况,在一九八○年代,养虾业为我国赚进几亿元的外汇。
●虱目鱼之父林烈堂(一九三七年生,南投埔里人 )
自幼跟着父亲养鱼,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但却独立成功研发草、鲢鱼苗的孵化器,使量产成为可能,不但解决国内鱼苗需求,还为我国赚取外汇;此外,更进一步成功繁殖并量产虱目鱼苗,领先学界与政府,引起全世界专家注意,同时带动其他海水鱼,如金目鲈、石斑、黄腊 等鱼苗生产,展现台湾民间旺盛的生命力。
(记者钟丽华整理 )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