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生活不规律,常饮食无度、暴饮暴食、酗酒 等,所以罹患痛风的人口逐年增加,且痛风发病的年龄层也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罹患痛风不但发病时剧痛难耐,还有其他合并症发生的危险性,应加强改变生活型态及饮食控制,以预防痛风的发生。
何谓痛风
痛风的发生是因体内的普林( purine )代谢异常,导致高尿酸血症,造成尿酸钠盐沉积在关节腔内,使关节肿胀和变形。
临床征状分为四个阶段:
‧ 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 尿酸值偏高,但无任何症状,此时应就医检查,并进行饮食控制。
‧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通常发作是突然的且在夜间发生,常见在单一关节处,关节会有红、肿、热、痛的感觉,甚至会痛到寸步难行,且一般大部分发作几乎都在脚的大拇趾关节。
‧ 痛风间歇期: 在第一次急性痛风发作而肿痛逐渐消失后,病患常掉以轻心未再接受治疗,因而发作次数越来越多,且越严重,最后产生痛风石而进入慢性痛风石关节炎时期。
‧ 慢性痛风石关节炎: 此阶段,最常见的就是乳白色或米黄色的痛风石出现在关节腔或关节周围,造成关节破坏变形,甚至需要开刀矫正,且痛风的尿酸盐结晶可沉积在身体的各部位,过多的尿酸结晶常沉积到肾实质,造成肾功能损伤或引起肾结石。
饮食与日常保建
痛风病人在饮食上应以不暴饮暴食为原则,要重视的是“量”的控制,而非“种类”的挑选。
‧ 急性发作期
一般正常饮食中约含有普林 600 ~ 1000mg ,而痛风的低普林饮食需限制在 100 ~ 150mg ,故此阶段应尽量减少摄取中普林的食物,应选择低普林含量的食物,蛋白质最好完全由蛋类、牛奶或乳制品供应。不过,即使是低普林含量的食物,也应当适量,因为蛋白质太多时,会使体内合成的普林增加。
‧ 非急性发作期
单纯尿酸过高,没有认何临床症状者,此时应避免摄取普林含量高的食物, 宜多吃低普林食物。
‧ 减少脂肪的摄取
由于高脂肪的饮食会抑制尿酸排泄,增加痛风发作的危险,所以痛风患者平时应少摄取油炸及油脂含量高的食物,烹调时应多用蒸、煮、卤、凉拌的烹调方式,以减少油脂的用量。
‧ 每天摄取 2000~3000c.c. 水分
若有尿酸过高的情形应多摄取水分,因足够的水分有利于尿酸的排除及稀释尿液、防止结石,以避免对肾脏的损害。 除罹患心脏病及肾功能不全之患者,尿酸过高者应每天摄取 2000~3000c.c. 水分 ,且采少量多次饮用。
‧ 避免饮酒
啤酒等酿造酒 会使血中尿酸含量增加,因酒在发酵过程中掺杂了酵母,经代谢后会产生尿酸,另一方面酒精还会使体内乳酸增加,抑制尿酸的排泄,导致血中尿酸含量增加,导致痛风的发作。
‧ 按时服药的重要性
在急性期过后,因疼痛明显减轻,常会掉以轻心忘记服药,并又恢复之前的饮食习惯,而导致反复发作且逐渐进展到慢性痛风关节炎,甚至影响到肾脏功能。
罹患痛风的病人并非都要服药一辈子,有时只要调整生活作息、饮食习惯、维持理想体重、按时服用药物一段时间,定可将痛风控制住。之后依照医师的指示渐渐将药物减量即可。
‧ 维持理想体重
体重过重的人尿酸容易高 ﹐易 诱发痛风的产生,故维持理想的体重对痛风病患来说是很重要的,而 理想体重的公式为“体重(公斤)= 22× 身高(平方公尺)”,其理想体重 ± 10 %为理想体重范围,若为肥胖者应先考虑减重, 但 减重不可过速,每月应以减少 1~2 公斤为宜,因快速减重会使身体的肌肉组织快速分解,细胞中所含的普林大量释出,反而可能引起痛风的急性发作,故 在 急性发病期则不可进行减重计划 。
‧ 规律、适度运动
不要忽然做大量或剧烈的运动,因会使肌肉细胞加速分解,让尿酸量突然增加,且剧烈的运动会产生大量的汗水,使的尿量减少,影响尿酸的排出,所以应每天规律、适度运动,一方面可维持理想的体重,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以预防痛风的发作,但运动之后要记得补充水分。
穴位按摩保健
利用穴位按摩刺激穴位,以达到止痛、调理血气、增加免疫力、间接消炎等作用,依所循的经络原理,来进行穴位按摩,介绍以下几个对痛风疼痛及在日常保健上有帮助的穴位:
‧ 三阴交穴: 是足太阴脾经穴,位于内踝尖上约四横指,靠胫骨后缘处。
‧ 太冲穴: 是足厥阴肝经穴,位于第一、二跖趾关节的后方。
‧ 太白穴: 是足太阴脾经穴,位于拇趾内侧,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
‧ 公孙穴: 是足太阴脾胫穴,位于在足大趾内侧后方,有个最突起的关节,叫第一跖趾关节;本穴在第一跖趾关节后约一寸处。
文章来源: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