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典范研讨会 论文研析宋代绘画画题源流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5日报导】开创典范-北宋的艺术与文化专题报导(中央社记者罗广仁台北五日电)“开创典范-北宋的艺术与文化”研讨会今天举行第二场论文发表,堪萨斯市纳尔逊-阿金斯美术馆中国艺术部主任杨晓能曾任职美国大都会美术馆的独立学者姜斐德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板仓圣哲分别发表论文,研析讨论宋代绘画的“画题与源流”。

国立故宫博物院“开创典范-北宋的艺术与文化”研讨会分四天举行,共安排了七场精彩的主题演讲,论文发表分成九个场次:分别是一、形式与风格,二、画题与源流,三、宋徽宗,四、宫廷艺术,五、文人艺术,六、书为心画,七、青瓷之魁,八、典范的形象,九、造作与消费。

今天第二场论文发表,分别由堪萨斯市纳尔逊-阿金斯美术馆中国艺术部主任杨晓能发表“北宋绘画渊源的考古学观察”,独立学者姜斐德发表“画题-北宋的典范”,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板仓圣哲发表“睢阳五老图像的成立与开展:北宋时代知识人的绘画表象”等三篇论文。

杨晓能在“北宋绘画渊源的考古学观察”论文中,致力北宋绘画渊源的考古学观察,是根据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形式、内涵、手法和特征,以考古发现的北宋以前的关键绘画实例入手,从笔法、构图、体裁、题材、美学观、风格等角度出发,追溯早期中国绘画的发展轨迹,试图梳理出北宋绘画渊源的大致框架。

杨晓能将考古学的分析排比法和美术史的传统研究途径相结合,举重要的考古发现为纲,以点带面,在典型个案的观察和研究中汲取出种种的资讯和物证,以求对北宋绘画渊源有所启示。他指出,从考古发现可以证实,没有北宋以前的绘画实践与成就,也就没有北宋绘画艺术的辉煌。

独立学者姜斐德发表“画题-北宋的典范”论文指出,绘画作品命名的实践,在十一世纪产生重大的改变。在北宋之前,绘画作品并没有标题或以内容来命名。由现存材料来看,画名通常采用最简洁的描述,诸如“佛”或“山水”。

当这种简化、描述性标题沿用下来,特别在着录里,一种更具启发性的画题在北宋时出现,这个新现象与有教养的文人对绘画产生兴趣有关。姜斐德透过检查存世的唐宋绘画着录以及文学资料,追溯这样的发展。

四个字画题的出现,与山水画的兴起以及脱离人物题材的趋势平行。姜斐德说,有人质疑这是否暗示对人文的兴趣减少,证据显示恰好相反,因为大量的自然现象提供可以满足人类事物的隐喻,以运用典故的方式,与这个时代的美学和礼仪相符一致。

北宋时代具代表性的肖像画“睢阳五老图”画的是杜衍、王涣、毕世长、朱贯、冯平,这五位真宗至仁宗时期的官员。为首的宰相杜衍在庆历年间(西元一0四一至一0四八年)范仲淹等人实施的改革活动“庆历新政”里扮演改革派的后盾。板仓圣哲发表“睢阳五老图像的成立与开展:北宋时代知识人的绘画表象”论文,主要是以后人的接受度为观点出发,重新探讨此类文人肖像画拥有的功用,及其开展与转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2月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罗广仁台北四日电)国立故宫博物院庆祝正馆重新启用,推出“大观:北宋书画、汝窑、宋版图书特展”,并将于五日至八日举办“开创典范-北宋的艺术与文化”研讨会,邀请四十余位海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学者,从典范性的角度探讨宋代的书法、绘画、工艺美术和出版事业等各种面向。
  • 【大纪元2月5日报导】开创典范-北宋的艺术与文化专题报导(中央社记者罗广仁台北五日电)钻研美术史的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教授方闻 (Wen Fong),今天在故宫博物院“开创典范-北宋的艺术与文化”研讨会,发表“宋元绘画典范的解构:‘形似再现’终结后中国绘画的再生”专题演讲,他从美术史的观点,分析宋元绘画从“状物形”向“表我意”模式的转换和流变。
  • 【大纪元2月5日报导】开创典范-北宋的艺术与文化专题报导(中央社记者罗广仁台北五日电)“开创典范-北宋的艺术与文化”研讨会今天举行第一场论文发表,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教授小川裕充、国立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傅申、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余辉分别发表论文,研析讨论宋代绘画的“形式与风格”。
  • 位于纽约曼哈顿心脏地带的弗里克收藏馆(The Frick Collection),自1935年开馆以来,坐拥1800件馆藏,一直是美术与历史爱好者心中的圣地。历经5年、斥资3.3亿美元整修与重新规划的博物馆终于修缮完毕,4月17日正式对外开放。不仅一楼标志性展厅焕然一新,更首次开放原为私人住所的二楼,并推出一系列崭新的展览、装置艺术与公共活动,并开放一座可容纳218人的全新音乐厅。
  • 艺术史家们对用“矫饰主义”(Mannerism)这个词做为绘画风格的名称有过许多争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爆发前,德国艺术史家沃尔夫林(Heinrich Wolfflin)首先使用这名词来形容十六世纪时在意大利那些无法被归类的艺术作品。
  • 安妮女王除了开创英国18世纪的黄金时代外,她的统治还标志着绘画、戏剧、诗歌和音乐等高品质艺术的兴起。安妮女王延续伊丽莎白女王一世(Queen Elizabeth I)曾使用的座右铭:“永远不变”(semper eadem或always the same),体现她的使命就是恢复受法国和西班牙影响之前的英国的价值观与传统。
  • 透过提升日常物件的美,西班牙“博德贡”(Bodegón)画作将这种仪式化的舒适氛围融入其中。
  • 提香对场景的精心设计、富于表现力的色彩,以及对人像和物件的敏锐刻画,启发了后世的欧洲艺术家。观众凝视此画时,犹如置身人群中,仿佛艺术家要求观者一同省视自己的良知与对神的信念。
  • 德国的视觉艺术,相较其哲学文学音乐,是较少被德国之外的人了解的。但是德国艺术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却深深影响着其它领域,尤其是弗里德里希的风景画。他的风景画为什么如此精妙深邃呢?弗里德里希对色彩与构图的运用是德国浪漫主义的特色,他赋予风景画前所未有的生命与意义。他将灵魂注入风景里,而风景里被照亮的空气是“灵体”,让每一幅画作充满个体性与内在连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