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小故事】丢勒兄弟的手

一双手造就了德国最伟大的艺术家
周宇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2155
【字号】    
   标签: tags: , , ,

15世纪一个靠近纽伦堡的小村里,住着一户18个孩子的人家。这家的父亲是个金匠。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他必须每日工作18个小时,除了金工本职外,还要拼命打零工来糊口。

尽管生存的环境这样卑微,这家中有两兄弟却有个共同的美梦——成为艺术家!但是他们也很清楚,父亲不可能有经济能力送他们去纽伦堡的美术学院学画。

某个夜里,两兄弟在拥挤的床上商量了许久,最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决定其中一人先去矿区打工,用挣得的钱供应他的兄弟去城里专心学艺;四年后角色互换,学成的人去工作,让打工的兄弟去学习。可是谁应该先牺牲自己呢?他们决定用掷铜板的方式,让神来决定。

在星期日做完礼拜之后,两兄弟就郑重地向空掷出铜版。结果阿布列希特·丢勒赢了。不久,他怀着复杂的心情,起程前往纽伦堡,开始他的艺术家之路;而艾柏特则进入危险的矿区工作,以四年的辛勤工作来支持他在美术学院的兄弟安心学习。幸好阿布列希特不负所望,很快展现了惊人的才华,蚀刻、木刻、油画样样优异,不仅超越同侪,而且还能青出于蓝。到毕业时,他已经开始接受订单创作而赚进了可观的金钱。

学成的艺术家迫不及待地回归故里,家人们热烈欢迎,为他准备了盛宴接风洗尘。穿插着欢笑和音乐的一顿饱餐之后,阿布列希特以崇敬的姿态举杯,向坐在桌子另一端的艾柏特——这位牺牲四年助他实现梦想的兄弟——致敬,并说:“艾柏特,我最亲爱、圣洁的弟兄,现在应该轮到你了,你可以去纽伦堡追求梦想,让我来照顾你吧!”

此时所有人的眼光都热切地转向了桌尾的艾柏特,只见他头低了下来,泪水从眼眶中涌出,沿着苍白的脸颊缓缓流下,一面猛摇着头,反复喃喃地说着:“不行,不行,我不行……”

平静下来之后,艾柏特擦干了眼泪,缓缓起身走向阿布列希特面前,握住他的手,贴着自己的面颊,轻轻地说:“不,我亲爱的弟兄,我不能去纽伦堡了。太晚了。你看看,四年的矿工生活把我的手摧残成什么样!每个手指的关节都碎裂过,后来右手还得了严重的关节炎,刚才我甚至无法举起酒杯来回敬你,更别说在画布上描画出细腻优美的线条了。不用了,兄弟,对我而言一切太晚了……”

* * * * * * * *

今天,阿布列希特·丢勒的作品被收藏在世界各大美术馆里。上百幅肖像、铅笔素描、水彩早已成为公认的杰作。但是其中一幅最受欢迎的作品,被大量印出复制品,许多人买了挂在家里或办公室。

那是有一天,丢勒为了向他痛惜的兄弟艾柏特致敬,画下了那双因工作过度致残的双手。那是虔敬合掌的姿态,消瘦嶙峋的十指并拢朝天。虽然丢勒很简单地把它命名为《手》,但是后人可能从画中看到那崇高的光辉吧,心有灵犀地一致把它重新命名为《祈祷的手》。@*#

责任编辑:李梅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十八世纪画肖像家吉伯特.史都华的作品,《滑冰者(威廉. 葛兰德肖像)》是英国绘画史上第一幅运动中的肖像画,而且还是个滑冰者!这个创举可说大获成功。
  • 1785年,罗浮宫沙龙展开幕了,瑞典画家维特穆勒焦虑中等待着。他绘制的一幅巨大的肖像画,将会被展示在一个尊贵的重要位置;因为他画的不是别人,正是当时的王后—玛丽‧安托奈特!
  • 十七世纪法兰德斯女画家克拉拉.琵特斯在这些精密描绘的反光面上,画家巧妙、几乎不着痕迹地留下了许多小小自画像,就如同低调的签名落款一般。对观众而言,则是“找找看”的游戏!
  • 1886年,画家夏凡内收到了一份重大的工作合同——装饰索邦大学(la Sorbonne)的半圆剧场大讲堂上方的壁画。这项工作虽然荣耀(索邦大学历史悠久,堪称法国第一学府),但挑战也不小,因为弧形壁面长度超过二十五公尺。这样长的水平画面上不容易想像出一个和谐谐和的构图。
  • 小汉斯·霍尔拜因,《使节》(The Ambassadors),作于公元 1533 年,油彩、橡木, 207 x 209.5 cm,英国伦敦国家画廊藏。(公有领域)
    评量一幅人物画时,观众首先看到的是,画面的主体是一个人,还是表现二个人的互动,是三人结构,抑或多人的大场景。下面就让我们以人物多少为序,来欣赏艺术史上几幅写实油画杰作。
  • 《路易十三的宣誓》在巴黎大获成功,只是,从来没有人猜疑过圣母的模特儿身份是谁!
  • 古代的风景画或人物画中有建筑物的构图,依赖界尺将建筑物的飞檐、楼阁、楹椽等画得唯肖唯妙,这种有直线的画,称为“界画”。
  • 在台湾近代诗书画艺坛,黄水文一生低调,作无形之画--诗,画有形之诗--画,在诗书画中自得其乐。他的画作存留甚少,但在精不在多,得到典藏,也曾作为邮票之画发行;他的诗句得到故乡诸罗山水共鸣,常被桃城(嘉义)后人选来吟唱;他的书法以隐名的姿态留存于嘉义市中山公园尊师亭。综观其人一生平凡中有不凡。
  • 夜曲Nocturne这个名词来源于拉丁文,有“夜神”的意思。夜曲最早出现于十八世纪的意大利,是主要供钢琴演奏的一种浪漫情怀的的特性小品。它和小夜曲(sérénade,傍晚演奏的声乐曲或是器乐曲),以及多乐章组曲的“嬉游曲”(divertimento,器乐曲)是相同的风格,都是适合夜晚以及户外演奏的曲风。
  • 台湾美术界在1950后期到1970前期爆发传统国画与本土胶彩画路线之争,黄水文不愿卷入争议, 从1960年至1980年二十年间退出省美展,因此在全台逐渐失去知名度。在1960年至1970年的十年间,他开始将水墨融入胶彩画中。他的书迹留在嘉义公园尊师亭上依然可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