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尔集:矿物糖果

玉来
【字号】    
   标签: tags:

(之一)矿物糖果

在学习宝石鉴定时,有同学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即使他们可能和你个性不一样,或是和你不太熟。

这是一件发生在长的很像矿物的糖果身上的事情….。

某天,隔壁班的导师拿了一堆糖果到学生休息室来请班上同学吃,其中一个同学一看到那糖果便大叫:“哇!老师!你连糖果都长的像矿物!”隔壁班导师发完糖果后笑笑的没说任何一句话走了,留下一堆好奇的学生开始研究这堆“石头”。

“哇!这颗长的好像土耳其石。”
“我要吃这颗。”
“这颗是黑的耶…。”

这时,有个同学突发奇想,何不用这些“石头”来整一整我们班导师呢?

为了保险起见,同学们特别找了一个学姐做实验….。

“学姐,这颗石头我们测不出来,是什么石头?”
学姐看了一下,思索后回答:“嗯….你们有测BB吗?我觉的它应该是菱锰矿。”
“可是它遇水会溶掉。”同学说。
“你们再试试看好了。”学姐说。

于是所有同学带着笑意得出了一个结论:“嗯!这招有效”。

不久,上课了,知道了正确答案的学姐满是惊奇,而顽皮的学生们则鱼贯的进入教室,继续我们的宝石鉴定练习。马上,一个同学发问了:“老师,这是什么石头,我怎么鉴定不出来?”老师走上前去指导。此时,环顾班上所有的同学都带着奇异的表情,有的忍着笑,有的想笑不敢被别人看到,有的实在忍不住了只好起身到教室外头透风,只见老师还很正经八百的问是否有照着鉴定步骤做,突然,老师对问问题的同学说:“把嘴巴张开!”说着便把这块石头往同学口里塞,于是全班的笑声终于憋不住了的齐声爆发。

老师说:“我在休息室内早就听到了,我就看你们能装到什么时候!”原来是大家讲的太大声了,被老师知道。另一位老师接着说:“这种糖果刚出来的时候,放到期末的宝石鉴定考试里那才好玩呢……。”

提到考试,突然每个人都觉的有一阵凉风吹过……。

(之二)梅子核

某天上课时突然从后方座位爆出夸张的笑声,下课时同学们究其原因,原来是同学甲将一个梅子核拿给隔壁同学,然后问他:“这是什么石头?”,只见隔壁同学拿着放大镜很卖力的观察…..。@*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东汉年间,宫廷御医郭玉的医术高超,经常受到皇帝的嘉奖。郭玉虽身为御医,但见贫苦百姓前来求治,他从不拒绝,而且疗效极好。但令人不解的是,当他为宫中的达官贵人治病时效果反而欠佳。皇帝感到奇怪,便想出一招:令宫中的贵人穿着破旧的衣服,请郭玉来治病,竟然一治而愈。
  • 我好久没想到蕙姐姐了。

    蕙姐姐是我在约末六年前,在一个活动中认识的,当时她和我住同房间,我不知她确切几岁,想来应该是大我十几岁左右吧,当时的我孤僻、没自信,又不怎么爱理人,相对于蕙姐姐,一个拥有菩萨般笑容的女生,我总觉得,自己和她无法相比,常常想刻意和她保持一段距离。但蕙姐姐确实对我很好,应该说她就是那样子以和煦阳光般的笑容对待每一个人,几天的相处下来,对于时常想太多的我,她还会不时的开导我几句话。

  • 那日应朋友之邀,大伙儿一起到某个朋友家中看水晶,朋友家摆了许许多多的水晶原石,对他来说,这些都是做生意用的,在大伙身旁,我仔细的端详着一个长满了紫水晶的晶洞,这个晶洞,大概有我的四分之三高,原本的石头被剖开了一半,傲然的立在我的面前,洞里头长满了许许多多的紫水晶,多到了数不过来,让我一下明白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别有洞天”的意涵,石头里有一个未知的世界!
  • 时下正当春天,虽然我生活的这片土地上花儿尚未绽放,树木也是萌芽状态,但鸟儿婉转的鸣叫,已唱出春天的喜悦。融入春天,自然,心中也有了春天的风景。
  • 余先生的一句话让笔者心有震悸,事关余先生老家安徽曾派一代表团赴普林斯顿,想说服先生回国看看,因他公开表示八九事件不平反就不回国。故乡来人劝道,回一趟便能解除乡愁。先生急了,怼出一句——我没有乡愁!
  • 漫步林间小道,穿过亭廊幽径,听着叮咚的山泉水,迎向轻柔抚面的风儿;但见鸟鸣山翠,花木蓬勃,白云绕山岗,飞絮舞流韵。
  • 是不是每一个生命,对春天都有一个约定?就像花和草,都在静静地等待。等待中,蓄积着力量,等待中,膨胀着希望,强大着信心?
  • 春风吹拂,大地正变得酥软,路边的柳树,也笼着莹莹的鹅黄。河冰化开一道一道冰痕,憋闷一冬天的河水,又欢唱起来了。我知道,人们的觉醒,同样会给人类的文明,带来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造物主以他神奇之手,正在绘出一个崭新的天地。
  • 置身其中,我欢心,流泪,在爱与光明中,在苦难与挣扎中,我们创造着繁荣和文明。在深沉与庄严的歌声中,我们明白了辗转轮回来到世间的意义。
  • 一个一个房间打扫,墙壁,天棚,各种物件儿,犄角旮旯也不落下,务必做到干净、整洁。儿子很是仔细,就连灯泡都拧下来,一个一个擦拭如新。包裹商品带回的邪党报纸,该烧的烧,该丢垃圾点的丢垃圾点,不能让它散发毒气。扫灰,也叫“除尘”,或“出陈”,走出旧的藩篱,除陈迎新,多好的寓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