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再也找不到一家自己做皮鞋的店了,似乎传统的行业就一个一个地消失,这是我一直很在意的一件事。
当年如法国国旗红蓝白三色的霓虹灯好像也减少许多,代表着传统理发店也一间一间地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消失。
台北市早年的理发店曾经有一段辉煌的历史,来自上海所谓海派的理发店曾经是诸多名人经常出入的场所,如红玫瑰,如沪江,这些上海理发师们大多来自江北,因家乡穷而到上海学艺,而后跟着政府来台,这些来台的年轻师傅随着岁月逐渐凋零。
以“沪”字为店名的理发店在东区有几家,其中有一家在复兴南路上,店内还保持早年模样,室内光线明亮,师傅们穿着白袍,有个白瓷砖的洗头水台。
有时到这儿理发和老师傅们聊聊过去的风光岁月。店中有三位老师傅,最年轻的已60多岁,而最年长的竟然已经80岁了。早已儿孙满堂的老师傅们,修脸时拿着刮发的手镇定而不发抖,俐落的身手代表身体尚如年轻人一样灵活,他的养身有道令人佩服。
躺在椅子上,由一位可以当我父执辈的长者为我服务,有些过意不去,但看他专注于工作的眼神,与其说他在为赚钱养家,还不如说他是在享受那超过一甲子工作的乐趣。◇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