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音乐偏好相关感染HIV风险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9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龙在田编译报导)一项新研究发现,偏爱福音(gospel)、泰嘉乐(techno)和流行乐(pop)的美国男青少年,感染爱滋病毒HIV的风险要高于喜爱其它音乐(包括有种金属撞击节奏的Bling-bling和街舞hip hop)的孩子。

法新社8月17日报导,在最近的国际爱滋病大会上,一项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拉保依(Miguel Munoz-Laboy)等,今年走访了纽约三处居民区的几百位16-12岁的男性青少年,了解他们对音乐的偏好以及对性生活使用避孕套的态度。研究显示,美国青少年对音乐的品位或可用来评估感染HIV的风险。

拉保依说,“音乐制作界常说音乐与性无关,本研究结果证明不然。这些男孩子说,hip
hop音乐带中那些衣着暴露的伴舞女郎的形象,确实对其性生活带来不小的影响。”
研究者分析男孩子的文化生活,以帮助制定针对这一人群的HIV预防计划,他们认为这是一个通常被健康计划忽视的人群。虽然此项研究并不是证明听某种音乐就会传染HIV,但它说明音乐流派与HIV风险之间确实存在某种关联。

拉保依说,“我们经常责备年轻人却并未试图了解他们。然而这其中因素很复杂,有性、阳刚之气和文化。很显然目前的做法不起作用。要让非同性恋的男孩子参加HIV预防计划是很困难的,即使他们在传播性病给女伴和使女孩子怀孕方面劣迹昭彰。”

基于数学分析的原因,研究者将受访者分成了两类,一类人喜欢hip hop,牙买加音乐(reggae),融合reggae和西班牙语说唱的(reggaeton),说唱(Rap)和节奏布鲁斯(Rhythm & Blues),另一类则喜欢摇滚,重金属,pop,techno,电子乐和福音音乐。研究者还将hip hop进行了进一步的区分,一种是bling,bling hip hop,宣扬崇尚豪华车、金钱和多个女友;另一种是真正的hip hop描述沉溺于暴力、贫穷和毒品的都市青年。

结果发现听hip hop的孩子更倾向于阴道性交、性行为频度和多个性伴侣,但是他们多会用安全套;但是来自教会有宗教背景和纽约俱乐部背景(techno、流行乐和电子乐)的孩子性行为疾病的风险更大,因不能坚持一贯的使用安全套。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由台中市交响乐团主办的彩绘萨克斯风展,自即日起至12月15日在台中市役所展出,每周六下午3时,并将安排一系列的音乐会,典风从古典、流行到爵士音乐,爱好艺术或音乐的朋友,千万别错过这场艺术与音乐的绝美飨宴。
  • 周董上周六、日赴台中、高雄举行新专辑“依然范特西”签唱会,现场有多家电视媒体欲采访他,据悉,包括几家新闻台私底下都商量好要轮流逼问他的政治立场是“倒扁”还是“挺扁”?周董所属阿尔发唱片获知后,央求新闻台不要问政治问题,强调周董只懂音乐不懂政治。
  • (图/小树文化提供)
    运用可爱故事,培养孩子同理心、学会管理情绪 增进情感表达、提升人际关系能力
  • 社交媒体Instagram上有一段可爱幼儿折叠衣服的视频,不仅收获数千万网友点阅,还引爆一场意想不到的网络激辩。
  • 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我惊讶地发觉几乎每个在机场跟飞机上的孩子眼光都固定在iPad的屏幕上了。虽然我理解带着小孩旅行并在中途长时间的停留期间让他们保持尽兴的困难,但我不禁想,我们通过让他们过度使用屏幕时间,以此可能为孩子们制造了哪些影响深远的问题。
  • 在当今数位时代,无所不在的科技产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舒适,但也造成了负面影响,例如对这些产品过度依赖甚至上瘾、隐私权被侵犯、记忆力衰退等。现在连育儿专家都大声疾呼,不要让小孩过度沉溺于科技产品,不要让这些产品替你养育小孩。
  • (图/小树文化提供)
    运用故事,让孩子理解自己吃醋的情绪反应,并且详细解说如何自我调节、加强情绪管理。书中同时详细运用情境故事,解说各种情绪成因、情绪反应,以及如何因应情绪困扰。
  • (图/小树文化提供)
    运用故事,让孩子理解自己悲伤情绪反应,并详细解说如何自我调节、加强情绪管理。
  • 人们有时候难免会因为某些事情生气,这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破坏人际关系,甚至引发冲突。而为人父母者对于孩子的生气,往往会感觉很棘手。现在,有专家分享了有效的解决之道。只要在孩子生气时说一句短语,他们马上会镇定下来,无论他们年龄多大都是如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