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美国彩票种类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黑家的慢养教育

黑幼龙
【字号】    
   标签: tags:

不只是婚姻,工作、读书都必须为自己负责,如果希望孩子能够为自己做的决定负责,那么我们在教养小孩的过程中就必须给他们自由选择、勇于承担的机会。

我自己这一代六个孩子,只有我的四弟和最小的弟弟妹妹念完了大学,我和其他三个兄弟都是军人,都没好好念书。而我自己的四个孩子学业都很好,可以说青出于蓝,算是黑家一代代传承下来,慢慢有了进步吧。

四个孩子现在也都当了爸爸妈妈,他们对孩子的关心,比我们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我也有担心的时候,我看他们这么照顾自己的小孩,包括身体和心理的充分关心,但会不会因此孙子们会不够坚强?他们有没有让孩子们也受点挫折呢?以前我载老幺黑立行去读旧金山史丹福大学,那时他才十八岁,就有了一部新车,住的是四人一间的宿舍,跟立行一起漫步在校园中时,我有好深的感触。相对于我自己十八岁的时候,正准备离家念军校,感觉自己好像变成被社会抛弃的孤儿……这真的是好大的对比!也难怪有时我会怀疑他们是否有坚持面对困难的毅力?

很多父母会跟孩子说:“我当年怎么样……你现在怎么这样……”但我只能说人生真的很奥妙,不同的年代的人生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我们自己会有所感慨,但其实想想也就过去了,不一定要跟孩子讲,或把压力加到孩子身上。

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和太太谈话是我最重要的思考及纾解压力情绪的出口。我的孩子们都去过欧洲,我虽然去过两次,但都是因公出差,没时间真正深入体验欧洲风情,有一回儿子从欧洲打电话回来,说他们正坐在英国的公园里面啃面包;小儿子立行现在自己创业,上回到佛罗里达州参展,很辛苦,参展结束后他们安排顺道到迈阿密度假,我一听到就跟太太说:“哎呀,爸爸都还没去过迈阿密,孩子怎么可以去!”虽然是开玩笑的,但百龄会告诉我,不应该说这些话让孩子觉得内疚和罪恶感。

我和太太经常把孩子们的事情拿来当聊天的题材,有哪些令我们感动,哪些令我们又气又好笑等等,像女儿立琍在学校很活跃,参与很多社团,有一天大哥黑立言就跟妹妹说:“你这样参加很多活动,非常活跃,以后可以申请哈佛喔!”没想到立琍马上说:“我才不要念哈佛呢,我要好好享受人生!”因为我经常不在家,透过和太太的分享,可以多了解孩子的想法及成长过程。如果夫妻之间可以不要谈太多房子、股票、车子,而是把时间花在讨论孩子身上的话,也是增进夫妻及和孩子们感情的一种方式。

其实教养小孩没有一个标准,没有谁对谁错,但我想大部分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负责任的人。就像孩子们选择自己的另一半一样,这是他们在自由意志下做的决定,要和选择的人一起共度一生;不只是婚姻,工作、读书都必须为自己负责,如果希望孩子能够为自己做的决定负责,那么我们在教养小孩的过程中就必须给他们自由选择、勇于承担的机会。如果将我和太太结婚二十年来,教养孩子的原则做一个总结,那就是我们真的给孩子很多自己做决定的机会和空间。

当然,要让孩子们自己做决定、负责的过程中,也会担心孩子们会不会吃亏?或是会不会受到诱惑?像黑立国曾经交了不少坏朋友,黑立琍也一样,但这要回到原来的论点,你是要让他尝试一下,受了罪、吃了亏,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还是要把孩子保护住不让他们碰到这些诱惑?我认为就算孩子成长的时候你死命保护他,但以后还是会面对这些问题。等开始工作,他可能会因为缺乏自我思考、为自己决定负责的历练,碰到更大的挫折。

所以,经过前二十年培养孩子们自由决定、自我负责的过程后,近来这十年,他们每一个人在工作家庭上,都有不错的生活,我倒是感觉很像是前二十年的“慢养”教养方式,终于有了丰硕收割!

摘自: 大好书屋出版《黑幼龙慢养教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小儿子黑立行在美国结婚的时候,有一个亲戚从美国墨西哥州来参加婚礼,他告诉我:“你今天的成就、名望我一点都不羡慕,但我最羡幕的是你有这四个好孩子!”当时我连声说不敢当,但我必须承认,内心其实是非常安慰满足的,而我的母亲也说过同样的话,妈妈都会跟我说:“龙龙啊(我的小名),你生这四个孩子真好!”。
  • 有不少香港人家庭透过BN(O)签证(英国国民(海外)护照)移居英国,当中家长最为关心的就是教育问题,许多家庭是为了孩子的教育而选择移民。移民英国的港爸Gordon Lam,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来到英国读中学,即将升读大学,究竟他们需负担的教育成本有多少,一家人要怎样应对庞大的教育支出呢?
  • 为何小孩曾经那么乖巧可爱,长成青少年却完全变个人?爱唱反调、爱理不理,甚至突然一句话就暴怒!完全不知该怎么相处?
  • 美国佛州一位母亲说,作为家长,她的职责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队长”,并拒绝成为他们的朋友或“直升机父母”,否则你将培养不出有韧性的孩子。
  • 漫无目的的育儿,是一件非常慌乱的事。有了孩子后的每一天,我们都要面对许多抉择:替孩子准备什么食物?找什么学校?玩什么运动?如果父母心无定性,总是犹豫不决或朝令夕改,家庭就会陷入各种混乱。
  • 绒毛玩具
    六岁之前还是处于自我为中心的时期,没有所谓的“他我概念”,如果这时强迫孩子分享,其实是抢劫的行为,要让孩子懂得“分享”,应该先满足孩子的占有欲,然后藉由模仿、身教、品格教育,逐渐成形。
  • 很多妈妈问我,现在孩子精得很,挑战叛逆的语言一堆,连很小的孩子都会挑战权威,好难教!情绪就像一颗球,孩子丢出来,当爸妈的应该要适时转化这些脾气,千万不要用情绪硬碰硬,不然过一阵子你就会在孩子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
  • 当孩子表现得不如我们所预期,我们感到生气,而对着孩子指责、批评、责骂或威胁……但我们如此反应,除了宣泄自己的情绪外,对孩子的帮助到底有多大?
  • 良好的亲子沟通,可培养小孩愿意诉说的习惯。(Shutterstock)
    不少父母师长总是摸不透:为何孩子老爱对立反抗?也常为这种行为的教育问题而犯愁。针对这类恼人的问题,临床心理师厘清常见的教育迷思与误区,并提供三招教养秘诀,指引如何有效经营良好互动,化解剑拔弩张的危机。
  • 谁都不想霸凌事件发生在孩子身上,但少年人遭遇霸凌的实际情况却十分惊人。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统计,仅2019年,就有超过20%的12至18岁美国学生报告称在该学年遭受过校园欺凌,包括谣言中伤、取笑、辱骂或侮辱、推搡、绊倒、吐口水或威胁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