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网上 彩票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萧萧散文:穿内裤的旗手

萧萧
font print 人气: 152
【字号】    
   标签: tags:

每次,望着冉冉上升的国旗,听着“山川壮丽,物产丰隆,炎黄世胄,东亚称雄……”的旋律,内心的激荡往往难以平伏。每次,我会默默暗和着旋律,数算国旗上升的速度,是不是在第二次“……同心同德,贯彻始终,青天白日满地红”结束的同时,准确而俐落地将国旗升到杆顶。每次升旗时,总要特别注意一下旗手站立的姿势,心中老想着也许可以看到二十五年前的我,一个羞涩的小男孩昂然站立的样子……

昂然,我确信那是一种昂然的立姿。

平时我谦和而又有些畏缩的--谦和,因为祖母一直这样教我;畏缩,大概源于天性,源于身子的瘦弱,也许还源于家境的贫困。那年,民国四十五年,我才小学四年级,降旗后升学班的同学留校辅导一小时,每月要缴大约十块钱的补习费,老师从月中就开始催收,很难一次收齐,至少我没有一次按时缴交过,最后总有七、八个人在放学后被留置下来,一个姓邱的女同学和我永远是其中的两名,老师的语气十分温婉,问好一个,放走一个:

“为什么还没有交补习费啊?”

“忘了跟我爸爸说。”

“你呢?”

“我爸爸说没钱,要过几天。”

“好,还有,你呢?”

“……”

我躲在同学群中,抖颤着。刚开始,老师总以这样的问询句型问我,答案只有一个:“我爸爸说家里没钱。”或者沉默不语。后来老师知道了我们两人的家境,点名叫到我们时,总改口说:“好,你可以走了!”手一挥,不多问什么就要我们两人回家。虽然老师特别恩宠优待,我心中仍然十分难过,为什么翻遍家里所有的抽屉,就是找不到两毛钱?为什么每要让老师询问:“补习费呢?”幼小的心灵无法辨清:贫穷是不是羞耻?

补习费这样样一拖再拖,旧的未缴,新月分又来了。拖到最后,老师也不急着催我们,但在我们内心深处一直埋藏着一分愧疚。老师那样卖力,付出心血,我却无能报偿老师,大家都了缴了补习费,是我占了同学和老师便宜。卑怯、畏缩,从此埋首在书本中不再抬头。

直到有一天,被选为旗手,走上升旗台,我不自觉昂着首,挺直了脊梁。

那时,我们朝兴国民学校的升旗台称得上宏伟,很像一个小小的城堡,全部是洗石子的水泥墙,比老师还高,上面还围有小小的栏杆,升旗台的四周栽种许多花木,是全校培育得最完美花园。平时规定任何学生不可走进花园,不可爬上旗台,那是神圣的地方。而我则成为神圣的旗手,每天要登踏洗石子的水泥阶,站在旗杆前,高举国旗,然后,随着国旗歌的旋律,冉冉升起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

毋自暴自弃,
毋故步自封,
光我民族,
促进大同。

这时,我确信我一种昂然的立姿,庄严而优雅地站立在全校师生面前,不再是体弱多病,没交补习费,卑怯、畏缩的那个孩子。

我是旗手,庄严而优雅,升上我们的信心与仰望!

是的,那真是一个庄严的时刻。虽然卑怯的我我只穿着一件内衣、一件内裤,但我表情严肃,内心充满着虔诚与敬意。一节一节,拉升国旗,实实在在感觉着烈士的血一次比一次沸腾。“创业维艰,缅怀诸先烈;守成不易,莫徒务近功。”国旗,在蔚蓝的天空里,迎清风,迎旭日,显得更庄严,更美丽。

而我,一个只能穿着内裤的旗手,同时在内心里也升起一面鲜明的旗帜。朗朗的青天,永远的十二道白日光芒,象征博爱与关切的热血。人生,就应该这样向上仰望,仰望光明;应该这样奋发,奋发向上! 

那时,几乎每个人都是赤着脚的,每个男人都只穿着一件内衣、一件内裤。内衣通常是以美援的面粉袋缝制,或者以“硫安”袋。硫安是种肥料,菜蔬瓜果都要施放硫安,每户农家总会有几个装硫安的布袋,洗净之后,可以裁成小男孩的内衣,胸前刚好是拳头那么大的两个字“硫安”,打躲避球时,穿这种内衣的人归成一队,称为“硫安队”。另外一队是“面粉队”,胸前印有中美两国国旗,两只紧握的手;从背后望去,隐约可以看到一排小字“净重二十公斤”,总让人发出会心的一笑,这就是我们的内衣。

我们穿裤子,那时在乡下,通常只穿内裤,很少人穿外裤,特别是夏天,青色的四方形内裤,宽宽大大,爸爸这样,小孩这样,每个男人都这样穿着。卡其长裤要等很冷的冬天才加穿上去,要等结霜或过年的时候才配上布鞋。一年有十个月我们只穿青色的内裤上学,大庭广众,升旗台前,就是这样的一身尴尬模样,但是我们仍然严肃地唱“三民主义”,升旗。

今年入夏最热的一天,我冲过澡,贪图凉快,穿着内裤就走进了厅。

“唷唷唷,你到底懂不懂礼貌啊!”太太把我往内室推。

“什么地方不懂礼貌了!想当年,我就是这样……”

“什么时代了,还提当年!”

“对呀!当年我就是穿这样,在几百人注目下把国旗升上去的,也没听说……”

“什么?爸爸,你穿内裤,升旗呀?”

“进去进去,时代不同了也不知道。”

真的是时代不同了,昨天走过长长的百货公司走道,处处色彩缤纷,走道两旁竟然都是不同厂牌的内衣专柜,“全家福”、“宾士”、“爱的内衣”,折叠得那么精致,颜色不同,款式不同,质料不同。转过一个弯,猛然发觉:真的是时代不同了!

“爸,我要一件小BVD,穿起来比爸爸更神气!”

神气?比爸爸神气?连内衣都要讲究色彩,讲究神气吗?

走出百货公司,又弯进另一条巷子,一家美术补习班就在前面。暑假到了,小孩子说要参加绘画班,特地来看看。上课六周,每周三次,补习费两千五百元,一次缴清。门口挤满了人,我跟着挤上去,拎了一张上课证回来。两千五百元!我拿着这张上课证发楞。是梦吗?

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梦呢?

“创业维艰,缅怀绪先烈;守成不易,莫徒务进功……”每次望着冉冉上升的国旗,我总想问:国旗,您还认得这么一个穿内裤的旗手吗?在朝兴村,一身昂然的立姿不能掩住脸上的羞涩,曾经那样虔诚地将您升上蓝空,那样诚地仰望着您,祈求一个梦的实现!

转载自尔雅出版社《来时路》@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都市繁华的街道上,我们已经难于看见一大片完整的天空,总是被林立的高楼大厦切割得不成样子,还蒙上层层灰雾,偶尔看见一小片晴蓝,仿佛行乞多年的老丐,一身褴褛,局促于巷道的尽头,免不了为计程车所追咬。比较幸运的,映照在玻璃帷幕墙上,却也失去了永远的自由,一格一格的玻璃帷幕就是拘囿他们的小天地,稍不小心,溢走出去,瞬即化成了恼人的烟尘。

  • 一层血肉皮肤,如何踩踏出另一层死皮?砾石、炙阳、冻霜,不尽的田间路,来回的踩踏,我不曾看见父亲皱眉、叹气。父亲不怕冷,不怕冻,不怕霜。再寒,也是赤着一双大脚在田埂间来来去去。他常说:

    “没衫会冷,我有一袭‘正’皮的衫啊!”

  • 有人活在春天,像风一样吹暖大地,或者像月,像露,滋润万物。

    有人活在秋天,有秋水般的长天,还有洁净无垢的明月,桂花,以及桂花的香。

    即使是这样干旱的季节,所有的稻田龟裂,所有的泪水化成汗水,所有的汗水无声,滴落……。这时,有些人仍然活在春花秋月里,闻花香,闻酒香,并且信仰爱。即使是大家缺水的时候,有些人仍然信仰着爱与柠檬水。

  • 曾经抚摸着整张老旧的中国地图,遥想着漠北的风砂、马嘶,汉南的稻麦菽稷,迎风而舞;仿佛可以听闻兼天而涌的长江激涛,仿佛真有黄河之水从天上而来,逐渐模糊了眼前的深褐淡绿,粗粗细细的纹路……
  • 莎士比亚书店
    那些年,我们没钱买书,都是从莎士比亚书店的租书图书馆借书看的。那是希微亚.毕奇在欧德翁街(rue de l’Odéon)十二号开的一家书店兼图书馆。在一条寒风凛冽的街道上,有那么一个温暖、愉悦的所在,冬天还有一个大壁炉,桌上、书架上,满坑满谷的书,橱窗里则陈列新书,墙上挂着名作家的照片,有些已过世,有些还健在。照片都像是随手拍的快照,即使是已过世的,看起来也觉得他们曾认真活过。
  • 老村长告诉我,她的婆婆是一个非常善良的长辈,在以前大家忙着在外工作时,伐伊不但是收自家的衣服,也会收全部落的衣服,并且还放到雨水滴不到的地方……
  • 读国小时,每天穿“皮鞋”沿牛车路到学校,牛车路蜿蜒而行,走到一半,若穿过两百多公尺的田埂,可以减少一公里左右的行程,虽然农田主人好心的将田埂做得较平常的田埂大三倍。
  • 每个星期一是成衣市场的固定批发日,来自各地的小贩带着超级大袋子,穿梭在各家商店中,比较衣服品质的好、坏,价钱也在你来我往的喊价中降至合宜价位。
  • 漫漫人生,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都希望坠落时,能有人在下面接住。然而,开始学习去接住他人,才是成为一个大人的必经历程。
  • 做为一个大人,应该以我之名,为自己做决定;承担责任;享受生而为人的快乐;与久违的自己重逢,感谢自己受过的伤、流过的泪、坚持的梦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