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海王星
【大纪元8月1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彦瑜新竹市十一日电)国立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张祥光带领的研究团队利用X射线掩星的方法,首次发现百公尺级小型“海王星外天体”存在的证据,并且推估总数约有一千兆个以上。这项发现将对太阳系形成过程的理论带来重大影响,并开启一项新的研究方法来探索在太阳系遥远边际的小天体。
这项发现发表在日昨出刊的国际知名“自然”期刊上。在“自然”期刊每周的记者会中,这项发现也被特别地提出来报导。同时,在本期“自然”期刊中也另有新闻评论以及编辑报导讨论这项发现。
张祥光带领的研究团队是在X射线波段中寻找毫秒时间尺度的掩星事件,分析天蝎座X-1在一九九六年到二00二年之间被美国太空总署的人造卫星RXTE所观测的X射线数据。
在总计累积约三十二万秒观测时间的数据里,有五十八个随机发生概率低于千分之一的掩星事件被发现。这些事件大部分持续二到三毫秒,最长的是七毫秒。它们所对应的海王星外天体大小则是几十公尺到一百公尺左右。根据这些事件,团队估算出太阳系中这种尺度大小的海王星外天体总数至少有一千兆个以上。
这个团队成员还包括中央研究院天文所金升光博士、清大物理系博士班学生梁昭贤、林峻哲、丘政伦、以及清大天文所硕士班学生吴秉宪。
清大今天表示,这项发现是人类首次侦测到海王星轨道距离外大小小于一百公尺的天体,也是天文学家首度成功地运用X射线掩星方法来从事海王星外天体的研究。
另外,清大也指出,这项发现建立了一个新的研究方法,使得国际天文学界开始认真讨论一个专门观测海王星外天体掩星事件的天文观测卫星的可行性。一个专属的天文观测卫星以及更强集光力的X射线望远镜将可以观测更多的背景光源,进一步促进人类对太阳系形成过程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