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水南边的一个商人,有一次渡河时,船不幸覆没了,他浮沉在水面的苴草上奋力挣扎,大声喊叫“救命!”有一个捕渔人,划船去救他,船还没到,商人就着急的叫喊:“我是济水岸上的富翁,有谁能够救我上岸,就给百两银子。”
渔人救了他,载着他上了岸,富商却只给渔人十两银子,渔人说:“刚才你答应要给百两银子,怎么现在只给了十两呢?你言而无信呀!”富商生气地变了脸色说:“你是个捕鱼人,一天所得能有多少?现在给了十两银子还不满足吗?”渔人只得失望地走了。
后来,有一天,这个商人从吕梁乘船顺水而下,船碰上礁石,又覆没了。当时那个渔人也在那里,有人对渔人说:“你为什么不去救他呢”渔人说:“他是个不守信义的人。”说完,渔人站在旁边束手观看,商人终于淹死了。
孔子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倘若一个人讲话忠实,信守诺言,而且言出必行,行为举止,朴实恭敬,自然时时受欢迎,处处行得通;反之,讲话夸张不实,行止举动,骄傲虚浮,将被人群唾弃,甚至招致自我毁灭。渡河的富商,不幸的下场,就是一面最雪亮的镜子。
虽然富商自食恶果,罪有应得;但是渔夫为了区区九十金,忍心坐视渡河的商人溺水灭顶,也太残忍了。钱财乃身外之物,不必看得太重,损人不利己,甚或见死不救,都是不当的行为,值得我们深思呀!@*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