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7月14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郭怡君、黄以敬/台北报导〕台湾中研院特聘研究员将不受年龄限制,学者指出,这是善用高级人才的世界潮流,如今各国高薪争抢诺贝尔级的学者,月薪百万毫不稀奇,李远哲是台湾求之不得该留住的人才,外界不应用政治有色眼光看待。
台大物理系教授杨信男指出,美国学界早在一九九四年就废除强迫退休制,他更举例说,去年国际知名的学术期刊自然(Nature )曾探讨“强制退休”问题,指出高级学术人才若被强迫退休,会产生遗珠之憾。瑞士原规定教授六十五岁要退休,一位非常出名的化学教授Wuthrich在2001年退休,旋即被美国史克利普斯研究院延揽,结果第二年就得到诺贝尔化学奖,引发瑞士舆情哗然,瑞士国会为他通过特别法令,让他能在瑞士继续任职。
台湾中研院副院长曾志朗强调,台湾要留住好人才很不容易,如果他是李远哲,但得知媒体如此报导一定会很愤怒,但李远哲只说:“我们不都是一心一意想留在这里做事吗?”
事实上,教育部提供五年五百亿,也同时推动“公教分途”,学术人才薪资与公务员脱钩,不仅可比照国外薪资,大学及研究机构甚至可以年薪千万争取诺贝尔级大师。
中港聘诺贝尔级大师 年薪千万
中国、香港近年就相当风行以高薪抢聘优秀学者;以香港为例,香港科技大学为聘请高温超导体专家朱经武,民国八十九年就开出每月约港币二十万(新台币八十多万 )的高薪。
中国大陆的重点大学也动辄撒下重金,据指出,北京大学聘请外籍学者以一年六万美元(约新台币一百九十万元 )起跳,诺贝尔级学者可高达二十五万美元(台币八百万元 )以上。北京清大锁定全球一百名顶尖学者,推出“百人引进计划”,只要任教三至四个月,平均月薪就有上百万。
五年五百亿国际一流大学获选学校中,台大就希望聘请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崔琦为“特聘研究讲座”;成大也列出四十位想延揽的名师,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大江健三郎等;交大则以年薪至少七百万元,凡是诺贝尔奖、京都奖、普立兹奖等国际奖项得主,及美国科学院院士,都是广邀对象。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