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双色球胆拖计算器 - App Store

【歇后语】王安石招亲-双喜临门

黄容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267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4月24日讯】
相传,王安石当年进京考试,途中遇一大户人家征对招亲。王安石明知赶路要紧,无暇在此担搁,但一来好奇,二来年少气盛,心想:“有什么对子,我会对不上来!”于是走近那人家,把悬在走马灯下的联句瞧个真切,招亲的题目是:

“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王安石记住了这上联联句后,继续赶路进京。在途中他脑筋可没闲着,一直在推敲字句,想要对出个好下联来。

这王安石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文学造诣自不在话下,但说也奇怪,他琢磨了好些天时间,就是拼凑不出几个好字句来对此上联。

考试的时间到了。这一天考的是面试。王安石看着主考官,心中仍有几分紧张。主考官此时出了题目:

“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主考官话声犹落,王安石心中一亮,眼前闪出这几天咀嚼再三的联句,心道:“哪还有比这更完美的对子。”于是不假思索的回答主考官:“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考完试,王安石在返乡途中又来到那征婚大户,而且得知走马灯上的联题依然没有下联,于是胸有成竹地以主考官的题目回对。

那大户人家姓马,马员外也是个饱学之士,见王安石对出的下联非常巧妙,直赞道:“真乃珠联璧合”,满心欢喜地把女儿许配给他。

就在王安石结婚当日,门外突破锣鼓喧天,王安石正要出门了解究境,早有报子进门,当众贺道:“恭喜王大人高中进士!”众人听到这锦上添花的喜讯,莫不鼓掌欢呼。

俗话说“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乃人生四喜,王安石在结婚当天又同时金榜题名,真是不折不扣的“双喜临门”。@*(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话说姜太公在遇到周文王姬昌之前,生活非常困顿,辗转各地,就是不得伯乐赏识,后来只好靠算卦糊口。
  • 这句歇后语出自西游记。
    唐三藏一行人行经乌鸡国,乌鸡国国王被妖精所害,幸遇唐僧师徒相救始得活命。
  •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处在春分之后,此时节万物清洁明净,所以得“清明”之名也。战国时代屈原《楚辞》说:“阳气发兮清明”。公元前的京房《京氏易传》云:“三月清明节在戌”。由此可见中国古人早在二千年以前对“清明”这个节气就有了深入的认识。那么清明节什么时候变成扫墓节呢?
  • 天象奇观常常引起观星族的兴趣,也引得关心天象与世运吉凶者的关注,“七星连珠”就是其中一种!你可知“七星连珠”、“五星连珠”从遥远的时代以来,就是极受古代中国重视的天文现象,古来有句成语叫“珠联璧合”,就是指这个天文现象。“七星连珠”是什么意思呢?中国史上第一次七星连珠发生于何时?“七星连珠”是吉兆还是恶兆呢?
  • 俗话以“呆若木鸡”来形容人愚笨或受惊吓发愣的样子。其实古代“呆若木鸡”意指人怎样的心理精神状态呢?在历史上,有精彩的故事,呆若木鸡战胜强敌,我们来看看。
  • 元宵节是个天上人间交会的美好日子。一说到元宵夜,谁能不想起赏花灯呢,宋朝诗人一翦梅卢炳说“灯火楼台万斛莲”,元宵花灯照亮天人之间,一夕如昼,更少不了“灯谜”共欢伴,还有那元宵“嘉夜煮浮圆”让元宵的记忆更深印人心!你可知道这些元宵节俗的来源吗?嘉节当前,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追一追元宵节俗的时空背景。
  • 儒家认为揖让之礼“屈己敬人”的精神是君子之心的表现。而《易经》的哲理则以为屈己敬人的“谦谦君子,利涉大川”,就说谦退有益于人突破环境限制向四方发展。这些都是中华文化重视揖让的精神所在,而具体表现在生活中的主要场合就是见面的揖礼。
  • 黄帝梦中之人转生老子?印度人和希腊人同宗?一阵大风带来的奇迹,真实的历史,超越你想像。
  • 民间有“做七”习俗,“做七”意指在亲人往生后每七天举行超度法事,“做七”习俗行之久矣,由来为何?为什么不行作“五”、作“十”的习俗,而是做“七”呢?做“七”的理据为何呢?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了解。
  • 王勃从滕王阁高处临观秋景,所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瑰伟绝特的景色就来自初唐上元二年(675年)九九重阳日。共赏九九重阳诗词的名篇佳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