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表现,是诗的世界,
抽象说明,则是哲学的世界。
最高的文学艺术,
在哲学与诗的合而为一。
歌德说:“诗人总是喜爱真实的,凡有真实之处,诗心必然为之所动。”又说:“并非我在作诗,而是诗在成全我。”
中国人是从小就有诗的国家,中国老祖宗留给我们非常丰富的古典诗词,让生命中处处有诗有情如诗如画的意境,不知不觉融入生活当中;诗可以兴,可以诵,可以思索,藉由朗诵出一首首感动人心的经典诗词,让我们与古代诗人透过诗的灵动相互感应,使心灵层次为之升华。
诗是由生活里的片断感悟,字字玑珠所汇集而成的,其所叙述的都是极小部分而已,而被著作成诗集而流传下来的,又是更为少数的部分。点点滴滴不是诗集,但诗集是由点点滴滴结合而成的。可不是吗?然而过于深邃的思想诗集,总是不会受到群众好的评断。
诗人陆游曾有论书句说:“即今讥评何足道,后五百年言自公。”认为真正公平的评价要等五百年后,一切都将面对时间的考验。这段话里也正说明,任何当代的艺术创作品,可能有些撑不过数十年便烟消云散了,甚者,名不见经传大有人在,可是要成为经典的艺术佳作为后人所歌咏,恐怕不是速成急就章所能形成,需要用生命呕心沥血的艺术生命,藉由时间沉淀出智慧思维的火花,方能转换成永恒的艺术精神。
当我潜心研究歌德创作的【浮士德】诗剧,仿佛真正领悟陆游论书句说:“即今讥评何足道,后五百年言自公。”其中对于书法内涵精神的评定,在博大精深的经典学问,以及专一心思的默默耕耘,通透书法达至书道的浑然天成,书法与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不着眼当下的哗众取宠,不急功近利的盲从,做自己,走自己的路,以中国经典的内涵沉浸在书法的中和神韵里,质朴而富风雅,内敛而有风骨神采,此乃真正的中国文化精随。
歌德创作【浮士德】这部耗费一甲子的岁月诗剧,是以时间的大笔挥洒在生命的篇篇诗页,在空间的汇整下所完成的诗心诗魂,当我们张大眼睛专注地欣赏其中的雅致诗篇时,那是歌德的诗心在当年时空下所凝聚的诗人魂魄,不只是写一部诗剧,还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思想,一个国家的精神文化,透过歌德的诗心诠释出划时代的生命诗章。
我醉心于歌德的深入探讨与研究,在于他对于创作的严谨与气魄,用尽生命的全部来书写创作【浮士德】,恐怕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最难能可贵的是,歌德是贵族出身,拥有不少的土地,一生不愁吃穿的情形下,依然能慎独阅读写作不辍,主敬坚持地穷其一生写下代表作【浮士德】名诗剧,这更是他富而不庸俗,真正不凡的优雅风骨。
在与学生观看【霍元甲】这部影片,结尾时霍元甲中毒后还不愿听从弟子与亲友的规劝,勇于面对武术的挑战,他说道:“生命的开始,一定要有勇气走完生命最后一步。”这是真正的武术精神,也是最高层次的中国文化灵魂。尤其在他中毒后与日本高手田中安野继续比武时,原本他在最后一拳可以全力击中安野而打倒他,可是他停顿拳力收回来的那一个转折动作,让人打从心里感动莫名,这是真正的武术精神,也即老子所说的:“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胜不胜才是真正的强者,此乃武术胜利的最高境界。
歌德创作【浮士德】诗剧还不是一样,他写【浮士德】的强力意志,恐怕非专业作家所能具备的精神,在当时的德国艺文界,像他如此得高日隆的诗人恐怕无出其右,为何他还要穷尽毕生之力完成【浮士德】,应该是一种自我超越,超越生命,成就永恒的完美追求。
这与后来德国大哲学家尼采所提倡的“强力意志”,“超人”与“永恒轮回”的形而上哲学思维,似乎有着精神层面上的巧合,虽然歌德早尼采几十年之久,但同样是德国人,相信尼采从小早已经耳濡目染,熟知这位世界伟大的本国诗人,从歌德的【浮士德】可以应证尼采的“强力意志”、“超人”与“永恒轮回”的形而上哲学思维,从尼采的“强力意志”、“超人”与“永恒轮回”的形而上哲学思维,也可以推出歌德的【浮士德】的内涵精神,我一直在想歌德或许才是尼采形而上学真正的精神导师。
他们之间的精神思维太像了,简直以生命的超越与永恒价值作为人生努力的目标,这绝非光是环境外力所能左右,而是命运之轮让尼采深受歌德创作的强力意志,让尼采的哲学藉由精神意志把形而上学推向宇宙时空的高峰。
原来真正的思维灵魂是影响于无形,静默无语,是宇宙间最强大的力量;其力量之大,足以左右善恶。
这是诗人诗心诗魂的“灵魂养于平静吗?”
留给读者朋友们去细细思索吧!@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