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星期人物》吴钊燮 抓准时机 主动出击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13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罗添斌/特稿

“如果他们有勇气,我愿意、乐意再次接受中国媒体访问”,台湾陆委会主委吴钊燮如此说着,带着自信与诚意的语气,让他的身影更加显得鲜明。

不设前提下 愿赴中访问

在中国一贯统战管制的状态下,中国媒体对台湾及两岸关系的报导大多呈现扭曲形象,但即便是如此,基于让更多中国大陆的阅听人能够了解到台湾民主发展成就考量,吴钊燮表达善意,冒着风险接受中资媒体的访问,尽管对方事后的报导仍遭到不同程度的扭曲,但吴钊燮坚信,这种现象迟早会有所改变。

“主动出击,诚信待人”,是吴钊燮性格中展现在外的部分,在工作上,吴钊燮在早先的总统府副秘书长任内便展露无遗,多次随同总统出访的吴钊燮,每遇有国际友人场合,便会主动与友宾交谈,让外宾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台湾所面对的处境;接任陆委会主委后,吴钊燮更是每月都与国际媒体驻台记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也接受来自各国媒体专访,为的就是抓住机会,主动向国际发声。

同样的,吴钊燮也希望将台湾的真正声音,能够传到中国大陆十几亿人民心中。他说,中国大陆现在已有几千万的网民,如果对岸政府能够解除管制,网民就可以直接在网路上看到、听到台湾的民意,而不是单向接收片面的讯息。

破例接受中国媒体的访问,就是吴钊燮主动出击的性格展现,尽管事前也担心中国媒体会扭曲谈话内容,但吴钊燮认为:“对方媒体有勇气来台湾,采访陆委会主委,我们当然有自信接受访问”。

在他坚定立场的身影背后,其实也有种心灵底层淡淡的忧愁。吴钊燮出生在彰化仕绅家族,二叔吴澍培曾因在白色恐怖时期加入读书会,遭到国民党政府逮捕入狱,吴钊燮还记得在他小时候,曾跟着父亲、祖父一起去新店安坑探监,那次的印象令他记忆难以磨灭,三叔吴澧培则是鲜明的台独主义者,两位叔叔常因政治立场不同争吵起来。

吴钊燮在求学阶段也曾亲身感受到政治压迫言论自由的阴影。他在大一住宿舍时,与同学酒后谈论时政,认为当时政府有许多地方需要改革,但隔天就有友好的同学对他说,已经有特种党部的人在盯着吴钊燮,还有一次则是外国教授与学生们谈及要不要反攻大陆等议题,隔天也同样遭到警告,令他深觉民主政治、言论自由的迫切需要。

坚定立场 政策反守为攻

从学界转政界发展,吴钊燮越发坚定“台湾主体意识”重要性,因为唯有主体意识明确,国家政策、战略规划才更为清晰,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够向国际媒体、友邦人士侃侃而谈的依据与理由。

胸有成竹,自信自然展现在外,拥有美国密苏里大学政治学硕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政治学博士学历的吴钊燮,在每次的公开演讲场合都令人折服,除了他条理分明、组织紧密的逻辑思考外,他流利的外语能力也成为让国际了解台湾的重要窗口之一。在国际记者会上,吴钊燮可以左右开弓,英文、中文、台语交互运用,而且从不打结。

“如果中国可以不设前提,我愿意到中国访问,我是陆委会主委,走到那里,都是陆委会主委,这个事实不会改变”,吴钊燮如此说着,同样的,陆委会也表明了愿主动修改两岸交流法规上不合时宜的部分,这些都代表着政府在坚守台湾主体意识的前提下,两岸政策上“反守为攻”,“改被动为主动”,也与吴钊燮的人格特质恰恰契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