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3月1日讯】自由时报 文/蔡丽姬
通常我们都希望年纪大的时候能够养老享清福,可以优闲地坐在摇椅上接受服侍。然而,这样的“老爷生活”对健康并不好,尤其是刚从职场退休的“年轻老人”更要警惕。
身体功能因使用而维持,因锻炼而与日精进,一旦停废不用,精打细算的身体就会让这个“用不到的功能”熄灯睡觉,以节省能量。这是生物学上的“用进废退”理论,人体则遵循着大自然的游戏规则。
固定有步行运动习惯的老年人,虽然上了年纪,却依然健步如飞,让平日疏于运动的年轻人望尘莫及。但若一段日子在家中枯坐,再回山林,步伐就僵硬不再灵活,一切得从头来过。又如平日活跃田间的勇健老农,一旦受伤卧病在床,一段时间后,原本坚实的肌肉逐渐萎缩松弛,一朝病愈,手足无力,体力不再。这是因为老年身体处于退化中,维持功能如逆水行舟,不容懈怠,一有差池,随即远远落后,得加倍努力才“或可”回到原来的功能。
既然身体要多动,那么可否动得轻松些?买一台高“贵”的按摩椅,将身体交给机器,只需“高枕”,就可无忧了!那可不然。凡经由外力推拉而动,自己不必费力的运动称为“被动运动”,无论外力是来自于人或机器,动作是震动、摇动或按摩,其效果都远不如“自动自发”的主动运动,像走路、洗澡、照顾花草、家事等,都属于“主动运动”,均能让全身肌肉做等张、等长的收缩,并且活动到许多关节。所以,老年人的生活自理其实是最简单、既不花钱又能持之以恒的保健运动。
然而,年老体衰,身体不免病痛或行动不便,故可衡量自身状况,若是能力范围的事,自己动手慢慢来,透过日常生活的自我照顾,老年人更可以从中获得珍贵的价值感和成就感,促进心理健康。
能动是福,如果懒散地“一天捕鱼,三天晒网”,或错将身体种在温室的床上或椅子上,那么,“动物”很快就退化成“矿物”了。能动就多动,除了自我照顾之外,行有余力,出去走走吧!晒晒阳光、动动手脚、赶走忧郁、锻炼体力,让老年生活更有品质。
(本文作者为台中县颐园护理之家院长 )
(http://www.dajiyuan.com)